李超河北大捷訊息剛傳回,接著又傳來李績在代北擊敗欲谷設,陣斬八千的好訊息。
而太子監國攝政,第一天早朝,就把御史中丞劉洎一擼到底,又讓天下百官針對新政寫建議,同時當天還宣佈了兩稅法的百畝起徵點。
這一串的訊息,讓襄陽城鬧翻了天。
舊黨們之前那股眾志成誠,恨不得要逼宮的架式一朝盡去。少了劉洎這個先鋒,加之太子提出的這些,讓舊黨們都覺得不必用那麼激烈的手段,也有機會廢除新法。
當然,也不排除不少人被太子的手段嚇到了。劉洎這隻雞殺的,確實嚇倒了不少猴。
隨著詔書的宣佈,百姓們則更多的是歡天喜地。
這個兩稅起徵點,讓許多百姓都不用交稅。就算交,其實也交不了多少了。相比起原來,直接增加兩稅負擔,這回是大大減輕了負擔。
“太子殿下好啊。”
“仁厚。”
“一心為我等小民著想啊。”
百姓紛紛稱讚。
同時,各個衙門,也迎來了一波百姓辦事高潮。這些百姓,是來辦理戶籍的,具體點說,是來分戶的。
大唐並沒有反對百姓分家的規定,相反,反而鼓勵分家。一般來說,兄弟多的家庭,都鼓勵那些大的兒子分家立戶,而小兒子則與父母一起住不分家。當然,父母老了,這其它兒子也一樣要贍養的。
只不過,原來朝廷雖然鼓勵,但還是有些家庭是大家,一家三四代人,可能四五兄弟一起居住在一個屋簷下,一起生活。原來這樣做呢,還有個好處,徵稅徵雜費等,有時是按戶徵的。
人多,也是一戶,人少也是一戶,那當然戶越少交的錢越少。
可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太子一句話,兩稅法改了。
正稅沒變,依然是按丁徵稅,但兩稅改了。每戶起徵點是百畝,百畝下不徵兩稅。
原來一家三四代同黨,好幾兄弟一起。一家可能有四五個甚至五六個成丁,交完正稅,還交兩稅。
現在新標準了,如果分家,那麼算下來,其實每個小家成一戶後,都不用交兩稅,因此基本上都達不到超過百畝田產的標準。
大戶,得交兩稅。分家後,小戶卻都不用交了。
百姓小民,其實也是很精於計算的,這麼簡單的算術他們也會算。
然後詔令一下,大家都趕著到衙門裡改戶籍,家家都在分家立戶。
衙門也早接到了上頭的公文,對此那是很樂意的。對於朝廷來說,其實小戶也更有好處,小戶了會減少大家族族長對於家族成員的控制,這樣也有利於地方官府對於百姓的控制。
當然,長遠看是不止這麼點好處的,不過這些就不是普通百姓小民能夠理解的了。
最重要的還是朝中的氣氛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