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卻只是笑笑,他可不認為為樣的火槍,就能稱雄天下。事實上,這火槍的威力比起弓弩是差遠了。
射程短,射速慢,打完一次重新裝填需要更多的時間,臨陣別說三發,能放兩槍就不錯了。
在李超看來,這火槍其實不是給精銳部隊裝備的,而是為那些炮灰部隊裝備的。
那些雜牌部隊,弓馬不嫻熟,甚至可能軍陣士氣等不行,個人武藝不足。但如果給他們裝備上火槍,那麼他們並不需要有什麼勇猛的個人武藝,也不要多強壯,甚至不需要射術多好,槍術多棒,因為火槍兵其實沒太多要求。
對士兵身體素質要求不高,也不需要他們有多嫻熟的弓馬技藝,反正火槍端著就能射,甚至都不需要他們射擊技術多好,因為以這火槍的精度,基本上也只能是靠運氣的,要發揮威力,還是得靠近距離的排槍,靠三段式等戰術。
因此,火槍兵的關鍵是要形成數量規模,得抵近了打,得靠排槍取勝。
這種戰術,不正是炮灰戰術嘛。
“好了,這裡還有一款火槍,暫時取名燕山一號,來試試他的威力。”
李超揮手,工匠拿出了一款新火槍。
這把火槍,跟長城七號完全不同。
他更短小,槍管長只有一尺,更奇特的是,這槍居然有三個槍管。
三個槍管合在一起,看著倒像是一個沒刺的獠牙棒。
李超拿起這把三眼銃,裝填火藥彈丸,然後點燃火藥射擊。
砰的一聲過後,李超卻沒停下來,他轉動一下槍柄,又一次點火,根本沒有再次裝填,砰的一聲又響了。
然後再繼續。
一槍三響。
末了,李超把打空的三眼銃,還真當成了鐵鎯頭直接砸斷了一杆長槍。
鄭仁泰和程處默等將領全都看呆。
他們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火器,一槍三響,而且打完了還能直接當成錘子用。
對於鄭仁泰和程處默他們這些武將來說,簡直就是愛死這種又能射又能砸的火槍了。
“相國,這個火槍叫燕山一號嗎,真是太犀利了,這槍好,這槍比長城七號還厲害。長城七號一次只能打一槍,這個可以放三槍,還能當錘子用,好。”
長城七號套上刺刀,也能當成長槍用,不過是有點短的槍而已,套上刺刀,也不過四尺餘。
而三眼銃更短,但在他們看來,這個可以當成他們的鈍兵器用啊。唐軍將領,基本上都會裝備一兩件鈍兵,用來破敵將的鎧甲。
什麼鋼鞭銅鐧鐵骨頭等等,現在這個三眼銃,就非常合他們的意。
“這燕山一號,有三個槍眼,不如就叫三眼銃更合適好聽點。”尉遲寶琳在一邊說道。
李超笑笑,“那就叫三眼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