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一些不足之處,此時變革又有何不對呢?等,等到什麼時候,今天,那些人會不滿改革,明天,也一樣會不滿改革,既然如此,還不如現在就改。”
面對著這個年輕又充滿著進取之心的君主,房玄齡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文遠有好的改革之法,又有朕的堅定支援,如果再加上卿等重臣支援,試問,這改革難道還會失敗嗎?”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都有些無奈。
現在皇帝是一心要改革,而且動作還大,要大改。
皇帝是個喜歡冒險的人,他們都是知道的。當年他們跟著還是秦王的皇帝,東征西討,甚至是奪嫡宮變,經歷過多少兇險之事。
不論再兇再險,一旦皇帝打定主意下定決心,那麼就很難再勸的動他了。這是一個身為皇子親王,甚至是三公尚書令天策上將,卻依然要帶著幾百號人去偵察敵情,甚至拿自己當誘餌的膽大主上。
皇帝經歷的艱難險阻多,但卻從沒有一件事情攔住他。現在皇帝打定主意要支援李超變法,哎,他們兩個也無法勸阻了。
如今,朝野裡都開始在傳一個詞。
變法。
對於李超一個又一個的新政,朝野直接呼之為李超變法。
變法是改革,史上最有名的變法,莫過於戰國之時秦國商鞅變法了。商鞅的變法,是成功的,讓秦國從西部一隅小國,成為戰國之強國,最後為秦一統六國奠定了基礎。
但就算是商鞅變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依然很艱難,甚至最後商鞅得了個車裂的結果。
歷史之上,其它的改革也不少,但都非常難。
當然,歷朝歷代的那些變法改革,也不全是對的,也有一些亂政。比如說王莽,一系列新政改革,就多是亂法,脫離實際,最終王莽的新朝,也沒存在多久就滅亡了。
於往近了說,其實隋朝的楊廣,也推行了許多新政,差不多也算的上是新政變法了。
變法,對於許多百姓來說,這其實是個不好的詞,是個讓人擔憂,讓人恐懼的詞。
因為變法重點在於變,而對於許多百姓們來說,他們最想要的就是安穩,最怕的就是變。
“你們莫要過於擔憂,朕跟文遠做過一次深談。他跟朕說,變法革新,本質就是打破舊有不合適的制度,這必然會損害許多舊有制度的利益既得者。我們的變革,是在去除壓在朝廷身上的枷鎖,給他一雙更適合的鞋子,讓他減輕負擔,輕裝上陣,跑的更快。”
“陛下,文遠說的確實沒錯,變革會引發許多矛盾的。”
李世民卻只是搖搖頭。
“變革就如生產,必然會伴隨著陣痛,但陣痛過後,會有一個嶄新的生命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