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門下相當於頭腦,尚書省現在只相當於手足。
手足聽頭腦的,這是正常的。
但決策雖然重要,可執行也一樣是非常重要的。有好的決策,可沒有出色的執行,那就是空想。
李世民選了房玄齡和杜如晦來做決策稽核的負責人,又選出了雖然年輕,可辦事能力一等一的李超來做這個執行的負責人。
“文遠,明天,就是貞觀二年的正旦了。新的一年又將開始,這也是朕登基的第三年。你告訴朕,明年,朝廷要做哪些事情,當務之急是哪些?”
明年要做什麼?
這是個看似簡單,但其實很複雜的問題。
國家那麼大,千事萬事,以哪件為首?
“全面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全國範圍內授田均地,徵選府兵。同時,把中原密集狹鄉的貧困人口,遷往邊疆寬鄉屯墾實邊。”
出乎李世民的意料。
答應出任朝廷新中樞尚書令的李超,並沒有說什麼明年應當先改革變法這些,沒說要改兵制,改稅法,改田制,改科舉制等,說的卻只是全面推行均田制。
這話確實讓李世民意外,甚至有點失望。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超的三把火呢。
“陛下,大唐國政的根基,就是均田制。均田制是國家基礎,在此基礎上,才有了府兵制,然後才有了現在朝廷的一切。均田制,能夠加強社會穩定,讓百姓安心耕種。以均田制為基礎,朝廷繼續推行府兵制,各地設立軍府,徵選府兵,朝廷的安全才能更穩。”
社會不穩,說其它的都是虛的。
當然,均田制真正要全面推行,其實也不容易的。這裡面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說,涉及到天下的戶籍人口數量,涉及到土地兼併等問題。
這還會涉及到新的兩稅法的問題,雖然租庸調製才是朝廷根本稅制,但如今已經確定了兩稅法是輔助稅法,兩者相輔相成的。
“你上任之後,準備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李世民問。
“大索貌閱!”
大索貌閱,用白話解釋,就是全面人口普查。
不管要搞改革也好,不搞改革也罷,李超要當大唐的家,負責尚書省,那就得先對這個家底有個足夠的瞭解。不僅是朝廷的國庫錢糧,財政赤字這些,還有最基本的就是天下的人口數量,納稅的丁口數量,天下的土地田畝數量等。
這些,都是朝廷一切治國策略的根基,連這幾個基本的資料都摸不清,那麼做出來的治國方針策略上,也就都是不切實際的。
李超可是大資料時代穿越來的人,深知這些大資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