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安心的坐下,發現這號房倒也不算太小,桌案上能躺一個人。
他在桌案下發現了馬桶,甚至有簡易的小灶臺,還有炭。
這是吃喝拉撒都得在這裡的意思了,李家的考試,究竟要考多久?
承乾坐在那裡,打量研究著這個小號房,覺得朝廷的文科舉考試,也需要這樣一間號房。朝廷的科舉考試,可沒這麼嚴格,一群考生坐在一起考試,交頭接耳是可以的,甚至相互間舞弊抄襲都有機會。
李家這種考試辦法,首先准考證那關,就杜絕了替考的可能。其實換衣這關,又防止了夾帶可能。而這小號房,更是防止抄襲舞弊。
過了好一會,外面的嘈雜聲大起來,考生已經全進場了。
“肅靜!”
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考生們都不再隔著號門跟隔壁瞎攀扯了。
中氣男開始在那裡大聲的宣讀著考場的規矩,有很多條。
承乾一邊聽,一邊揮筆把這些規矩都記了下來,他覺得這些規矩,完全可以用在朝廷的科舉考試上啊,都是十足的好規矩。
李家的考試分為三天。
每場一天,一天考三場,因此實際上這次考試是總共九場。這三天裡,他們不得中途離場,甚至不得出號房,吃喝拉撒全都得在這間小號房裡面,冷了裡面有衣被,還有火爐木木炭等,餓了有饅頭包子等自己可以熱著吃,也可以煮點麵條熱湯喝,裡面甚至給考生們準備了水壺和茶葉等。
當然,要拉要撒,也只能呆在裡面。
考完才能離開,誰要中途請求離開,那就是自己放棄考試資格。
李家還公佈了一條,每考完一場,卷子收上去之後,李家會派人先把他們的卷子上的姓名一欄糊住,然後找專門的抄卷人,把他們的卷子全部抄謄一遍。
抄謄好後,卷子再交給閱卷人審閱,最後評出得分。
打分之後,最終才拆開糊名查名,九考考試成績匯總之後,以綜合得分論優劣,擇優而錄。
因為這次考生較多,因此最終就算大家成績都很好,可李家也只能十取一。也就是說,最終的錄取名額,只有十分之一,這是固定的錄取額,考的再好,如果不在這十分之一以內,也是得落榜的。
承乾將一支毛筆在指間熟練的轉動著,越聽越覺得有意思。
李家這一套,真的很不錯啊。一關關一環環的,相當的嚴格,同時又最大化的保證了考生的公平。
嚴禁做弊,糊名、謄寫,只看真本事。
完全不論什麼出身啊,名氣啊這些,比起朝廷的那薦舉制度的文科考試,李家的這個考試,才真正是不問出身只量才擇優錄人啊。
承乾覺得自己這一趟真沒白來。
推薦一本書:《莽乾坤》,一本忠臣後代權謀反清造反的書,官場版的琅琅榜,網文版的雍正王朝,大家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