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雖然已經開始在上馬四輪馬車,但傳統的馬車依然不可取代,李家要建設趙國公領,馬車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李家的招募現場,就有招募馬車匠人。
“姓名?”
“杜忠。”
“籍貫?”
“河南豫州人,匠籍。”
杜忠坐在登記的桌案前,雙手放在膝上。
“你是車匠嗎?”
“杜家世代都是造車的。”
“你會哪個工序?”
“我能獨自打造一輛馬車。”
登記的人有點驚訝,他看杜忠年紀也就三十多歲的樣子,這個年紀,也許在匠人中還只是個沒有脫離師傅的熟練工匠而已。可聽他的話,卻口氣很大。
“那你願意試下工嗎。”
“願意。”
李家給杜忠的考試,是加工輞片。這算是造車裡比較基礎的,也是比較考試手藝的活計。
一般的車店,每片輞片包括鑿出三個安裝車輻的孔洞,合計加工費為一百文。對於車匠來說,加工一片車輞費工費時,即便是手藝高強身體強健工具得力的熟練工匠,一天也就做兩片車輞。
杜忠自己帶了斧子和鑿子。
“給我多準備點木料。”
“我們準備的木料足夠做一個車輞了。”拿材料過來的人笑著說道。
試工的要求是做一個輞片,做完一片差不多得半天功夫了。到底有沒有真本事,一個輞片就能夠說明一切了。
“請給我多準備些木料吧。”杜忠繼續要求。
送料的人還以為這個杜忠牛皮吹的響,但是技術不精,擔心會浪費點料到時做不出來,於是笑道,“那我多給你一點吧。”
他又拿來一些木料,“這些料起碼能做成三片車輞了。”
如果三個車輞的木料都還加工不出一個車輞,那麼這人就不能錄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