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相國準備在你的封地建立三座受降城,到時陰山西北,便又多了一個防禦群了。”
“是啊,等過幾天,我就要過去了。”
“相國不回漢京先?”
“暫時先不回了,這裡巡完,就去定襄、大利和白道,然後去河套的勝州、豐州,再直接去封地了。轉完一圈,正好還能趕上回京參加貞觀二年的元旦大朝。”
李靖撫須,“說實在的,我都有些羨慕相國了,能有那麼大塊封地”
“羨慕什麼,這次打退了突厥人,諸位也都是立有大功的。到時論功封賞,肯定是人人有份的。”
晚上。
李超和李靖等就在白登山下安營紮寨。
營寨的中軍大帳,那位置就是李超白天親自跑馬尋找到的。
這裡,以後就會是大同城的中心。
古人築城,一般都要先看過風水地形等,然後先定下一個中心,在那個位置打一口井。
如果井打好,能出水,水質也好,那麼就說明這裡適合建城,如果出不了水,或者水不好,這位置就選的不對。
營地裡,李超卻並沒有和李靖過多在一起。
至於秦瓊程咬金這群大將,更都是已經各自趕回了自己的駐地轄區,和議一達成,他們也就先回自己的地盤,馬上要過年了,得檢查下自己的防務,安排一下,然後得入京朝集。
來大同巡視的就李超和李靖,剩下的都是蘇烈等李超的學生們。
可在外這些天,李超和李靖都很少避嫌,白天時只在眾軍將面前才談談公事,到了晚上,絕不湊在一起。
坐在燈下,李超仔細的思考著。
他在總結盤算著這一年來發生的種種事情。
總的來說,這一年雖然忙忙碌碌,但事情的發展還不錯。
現在大災也過去了,突厥人也打退了,一切都好,李超現在唯一比較在意重視的,還是封地的事情。
思緒良久,李超睜開眼,提起筆,開始給李世民寫信。
心中早已經想好,下筆萬言,如水銀洩地。
“臣李超再奏吾皇,請求陛下分封功臣,授以領地,為大唐屏藩,永固邊疆!”
·······
天亮,一員驍騎,騎著快馬,帶著李超的奏章飛馳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