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考慮在災年下,只為活命續命,可以把這個數字壓到很低。
不過總共需要的數字還是會很大。
最可怕的其實是很多地方的糧食,多數集中在那些大戶手裡,而真正到了災年,許多大戶越發的囤積糧食,更不可能放出來。於是一邊是普通百姓大量餓死,一面卻是大族家裡囤積著大量糧食卻不肯拿出來,這讓糧食的缺口更大。
現在李超就是要把大戶們手裡的糧食儘量的拿出來,收到官府手裡,統一排程,讓這些糧食成為活命糧,而不是殭屍糧,死糧。
“一百萬石啊!”
“我的個天啊,居然有這麼多。”
“你沒聽說這還只是一部份嘛,如果全按規定的量收齊,估計還能增加不少。”
“他孃的,這些傢伙手裡的糧食還真多啊。”
“你不是廢話嘛,這天下糧食,起碼有一半是在這些土豪地主們手裡的,普通百姓家裡的糧食自己溫飽都不勉強的,哪有什麼存糧。朝廷每年徵收的糧食,其實也是有限的。大量的糧食,還是在那些糧商和地主們的手裡,都在他們的糧倉裡面。”
“一個山南東道,就增加了幾百萬石糧食,有了這幾百萬石糧食,官府底氣大多了。”
李超也笑著點頭。
幾百萬石糧食在那些地主糧商們手裡,跟在官府手裡,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個可能是在災情爆發時,也可能拿不出來發揮不了作用的殭屍糧,一個是能夠統一調配,能充分發揮出作用的救命糧,當然是不同的。
“老師,既然這些人手裡有這麼多糧食,那我們把他們其它的糧食也買下來不好嗎,我們也是給他們留了口糧額度的啊!”承乾問李超。
“太子啊,做事情,不能直來直去,更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死了。得一點點來,慢慢來。咱們要是直接開口就要收走大戶們所有的糧食,情況肯定又不一樣了。我們現在只是收了超額的一半,他們就不太情願,還是得殺雞儆猴,才能讓他們拿出糧來。得留餘地!”
“可如果我們籌不夠糧食,難道就看著他們囤積糧食?”
“當然不行,但還是那句話,得一步步來。”
“我們現在和買了他們一半的糧,先把這些糧食收進庫中再說。等過段時間,旱情更嚴重些,我們可以有理由,找他們再和買他們手中一半的糧食。等糧食收上以後,找機會,我們可以再來一次。總之,每次我們收一半,給他們留一半,總是留有餘地的。”
一次只收一半,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很為大戶們考慮,但其實這就是個數字遊戲。
好比地主有一百石糧,第一次的一半,是五十。而如果是第二次,那地主們就只能留下二十五石了,再來一次,那地主就只剩下十二石半,再來一次,就只剩下六石半。
只要來上這麼三四次徵一半,糧再多的地主,也會很快就沒多少了。
四次一半,實際存糧就縮水了十五倍。
可就因為每次只徵一半留一半,這就顯得朝廷很有底線,給了餘地。
“難道他們不會算這個賬?”
“當然能算,可你徵四次,徵走他們九成以上的糧食,跟你一上來就要他們九成糧,這是完全不同的。太子啊,做事情,同樣的目的,但可以有不同的手段,我們要注意方式方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