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罰一百石糧!”李超吐出一個標準,讓上官儀嚇一跳,違反一個宵禁令和禁酒令就罰一百石?一百石糧,可不少啊。
“王孝安不要放,繼續關著,把和豐樓查封了,再罰豐家三千石糧!”
上官儀小聲問,“那關到什麼時候!”
“關到他老實悔改為止,若是還那態度,我不介意讓他把牢底坐穿!”
亂世當用重典。
眼下這個局勢,李超沒空跟那些人扯皮了。誰敢挑釁他,就得準備好承擔後果。
“給各地軍府傳令,召集部份府兵到軍府待命。”
“相國這是?”一群屬吏聽了,都嚇一跳,調動府兵,這可就不是一般的小事了。按大唐制度,府兵平時務農戰時出征,另外還要擔負上京番上和軍府當鎮以及輪流到軍府訓練的任務。
平時有軍府的折衝都尉果毅都尉等負責管理,但府兵調動十人以上出防地,就必須有兵部的調令和衛府的軍令,沒有調令,敢調動超十人,那就視做謀反做亂。
誰都承擔不起這樣的後果。
“只是提前做些準備,讓軍府多些人手。可以以加強訓練之名,多調兩班人在軍府訓練。”
一個軍府,少的八百,普通的一千,多的一千二百人。平時要分成好幾班,分別上京番上、在軍府鎮守和到軍府受訓,還有留在家務農,都是輪流來的。
軍府裡一般平時保持兩班人左右,數量並不多。
而現在李超讓軍府多召幾班人訓練,要求軍府裡至少保持一半計程車兵在府。
“放心吧,只是讓他們加強訓練,並沒有調他們出府境,還用不著朝廷兵部調令。再說,我可不是普通的大都督,你別忘記了,我還是宣撫使,這個宣撫使出京的時候,可是得到了陛下授予的權宜之計。”
李世民授予李超的權宜之計,就是出現暴亂、反叛等情況下,可以立即調動轄內府兵,而不需先向朝廷請示。
沒有動亂,李超沒這個調兵之權,可讓他們到府內訓練,卻是沒問題的。而一旦到時亂起,李超就能馬上調這些集結在府訓練計程車兵出動。
李超已經開始做兩手準備了!
“不會到那種地步吧?”
“先做好最壞的打算,這樣免得到時真到那地步手忙腳亂!”李超回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