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雖然土地肥沃,平原遼闊,但也人口密度極大,是人多地少的狹鄉,跟關中平原一樣。
朝廷今年先是把朝廷遷出來了,然後又不斷的往四周遷人,這樣一來,那些周邊的未開發之地,擁有了大量的中原移民後,倒也能加快開發。
山南東、山南西、江南西、黔中、劍南、嶺南、朔方、隴右等等,中原的移民過去,不但能開發當地,甚至能改變當地的漢夷人口結構,讓中原王朝對於這邊周邊不開化的地區,把他同化、穩固。
而且藉著這次機會,如李家這樣的許多新興的豪門新貴,也趁機能招到不少的佃戶僱工,他們的那些工廠礦山,也得到了許多產業工人。他們的那些甘蔗種植園、那些造船廠、那些鐵礦、煤礦等也都有了工人。
一場巨大的災難過後,大唐官方戶籍上的人口從一千五百萬,上升到了三千多萬。
這當然得說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
造船廠,太子念念不忘記的造船廠,也已經在襄陽悄然開工了,等到明年,第一批新式帆船就能揚帆出海了。
而李超和太子的南海商行,也正式開始在招股之中。如今不少勳戚貴族們,都已經投錢入股,太子和李相牽頭的事情,參一股豈會有錯?至於這南洋商行究竟幹什麼,真正注意的人反而是不多的。
不少貴族都跟著李家投過不少錢了,反正每次收益分紅都很不錯,因此他們早就有了一個認識,跟著李相爺投錢,什麼都不用幹,等著分紅點錢就好了。
“相爺,夫人,下人們都已經在外排好隊了,是否開始發放工錢賞賜?”管家過來稟報。
李超點頭,拿起面前的花名冊,翻開。
“嗯,叫名字吧,一個個進來領錢糧簽名畫押。”
“趙四娘!”
李超對著花名冊,念出上面第一個名字。趙四娘,李府內院大總管,七娘的乾女兒,在李家地位特殊。既是內府管家,同時又算是半個主人。
趙四娘提著裙子進來,對著李超行了一禮。這個女子,如今已經不再回灞上趙家,專心留在了李府,而且也完全不再對李超有半點想法了。
李超把一張工錢單子遞給四娘,做為內院的大總管,四孃的工錢很高,而且賞錢更豐。四娘笑著接過,然後提起筆,在簽字本上寫下自己清秀的名字。
看著她拿著單子轉身出廳,去另一邊領錢糧去了,李超還有些怔怔出神。
“想什麼呢?”崔鶯鶯在一邊笑著問丈夫。
“我在想,四娘在咱們府上,也是一家人了。總不能看著她一直單身一人吧,我想哪有適合的人,看能不能再給她介紹介紹。”
“這事得看四娘自己的意思吧,我也勸說過幾次,她都說要留在府上,不要出去的。”
“總得再試試的,看著她孤身一人,我於心不忍。”
“要不你乾脆收了她得了。”崔鶯鶯笑著說道,幾年前她就說過好幾次這樣的話,只是當時她說那話時其實心裡不太樂意的。但是現在,再次說出這話,不知為何,她卻是真心實意的。
趙四娘在府裡呆了幾年,崔鶯鶯跟她也處出了感情,兩人倒是情同姐妹。她也挺喜歡趙四孃的,有她做幫手,府裡打點的很好。
“我說的是真的,你就收了她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