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李世民只希望統葉護能夠收下河套之後,胃口滿足,這樣大唐能拖到明年或者後年,等恢復後,再次北上,跟統葉護好好算算舊賬。
“陛下,臣以為,咱們可以跟突厥人談,但我們自己得清楚,要做好打仗的準備,做好打硬仗大仗的準備。”
和談當然可以,不過這個可以做為一個手段,去騙騙突厥人,管他騙不騙的到,先試試,起碼拖拖時間也好啊,萬一騙到了呢。
但騙突厥人可以,不能把自己也給騙了,要真一心相信和談能成,這不是一廂情願的傻嗎。
“打仗,可朝廷沒錢,赤字三千萬。”李世民向李超攤手。
李超喝著茶不說話,他當然知道朝廷沒錢,他現在可是管著戶部呢,朝廷的錢袋子都拎在他手裡,甚至朝廷能欠三千萬,還得多虧李超呢。不是李超,弄出來的國債,李世民到哪欠三千萬去。
現在李世民卻對他說沒錢,這話裡好像別有深意啊。
“文遠,能不能再發點債券?”
“陛下想發多少?”李超反問。
李世民端起茶喝了一口,最上品的烏龍茶,稀罕無比的茶王樹的茶葉,李世民卻如同牛飲一樣一口喝盡,根本沒心思細品。“如果真跟統葉護打起來,怎麼也得三千萬貫吧。”
大唐府兵制沒錯,府兵自備裝備也沒錯,但一場動員起碼在三十萬人的大戰,那差不多得動員大唐五六成的兵力,動員這麼多士兵,需要耗費的糧草軍械等等,那是相當巨大的。何況,要維持這樣一場大戰,支撐那麼多計程車兵作戰,還得動員極多的民夫。
這樣規模的戰役,李世民都頭痛,起碼得分成好幾個大軍團,組成多個戰役軍團,在多個戰線開戰,這才能指揮的過來。
超過十萬人以上的戰役,基本上都不會是在一個地方交戰,而是分成多個戰區,由無數個小戰役組成的,以這個時代的通訊能力,其實都是靠那些名將們分別指揮的。
沒有誰能一下子把整個戰役統領的過來。
真要跟統葉護打,那整個北方邊境都是戰場,從河西到隴右,從朔方到關中,再到河東、河北,那麼漫長的幾千裡戰線,李世民不缺能戰的大將。
李靖李績李超秦瓊尉遲恭柴紹等一大群名將呢,一人統領一路,這不成問題。
大唐也有這麼多兵,可關鍵還是後勤糧餉這些難。
李世民按動員三十萬士兵來算,三千萬軍費,都是最低標準了。
打仗打仗,打的就是錢。
糧草、軍械,以及賞賜、撫卹等,各種各樣的花費,是相當恐怖的。
“陛下,我們最多隻能出動十萬以內兵馬,超過這個數字,不用打,我們自己就崩潰了。”李超很不客氣的對李世民道。
正常情況下,都無法支撐十萬以上的大軍團作戰,更別說三十萬了。兵有,但還是那句話,後勤糧餉這些支撐不起。
“三千萬弄不到嗎?”
“三千萬貫?臣無能為力,只有請陛下換戶部尚書了!”
“你若是弄不到錢,那滿朝之中,再無一人可行了。”李世民倒也直接,說到弄錢,確實沒有人比李超更厲害了。
“陛下,朝廷今年收稅收了一千二百餘萬貫,還發行了三千萬債券,說句不好聽的,這已經不止是寅吃卯糧了,咱們把未來五年的稅款,等於提前支用了。現在再發?也沒有人敢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