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算是這樣的要求,李世民也根本不可能答應。
不答應,就得戰。
“太子,如果讓你來做決定,現在的局勢,你選擇怎麼做?”李世民突然問太子。
“唯有一戰!”
聽到太子這個回答,李世民很欣慰,可又很擔憂。
“可北方的大災還剛過去,我們元氣大傷。這個時侯,我們的實力並不足以跟剛統一起來的突厥決戰。尤其是陰山之下,那裡是大草原,眼下又是秋高馬肥之際,天時地利,都對突厥有利。”
做為皇帝,必須得對自己的朝廷實力有一個清醒的認知,盲目的自信,那叫自負。
統葉護起碼能動員四十萬騎兵,而大唐卻難以迅速動員四十萬府兵。就算動員的起,現在的情況,也承擔不起後勤供應。
再說了,在河套這樣的平原地形,跟幾十萬突厥鐵騎決戰,這是腦子進水的人才會想的到的事情。
“父皇,我們可以誘敵深入,預先選好戰場,在我們選好的戰場和突厥人交戰。”
“誘敵深入?深入到哪?”李世民追問。
“最好是能誘他們深入到長城以內。”
“長城以內。”李世民眉頭皺的更緊了,現在大唐的北方邊界已經推到了陰山一線,如果要誘突厥人到長城以內,把決戰之地選在長城以內地區,這可是有相當遙遠的距離。最重要的是,長城可是北方的屏障,如果主動放棄長城關防,放幾十萬突厥騎兵進來後,還能控制的住局勢,能把突厥人擊敗並趕回長城之外嗎?
可千萬不能一不小心,弄巧成拙,變成了引狼入室,那可就悔之不急了。
“這個想法,是李超的?”
承乾很大方的點頭,“父皇,我覺得如今,只有請老師掛帥,才有可能轉危為安。老師一聽說河套大捷的訊息,立馬就罵起了舅舅,他對北方局勢之瞭解,無人可及。況且,老師還是位長勝將軍,帶兵打仗,可是從未曾有過一敗,還最擅長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有他出馬,包準馬到成功,旗開得勝!”
李世民並不意外承乾推薦李超掛帥,其實他之前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李超。
然後才想到李靖、李績、秦瓊、尉遲恭等將領。
“其實朕想御駕親征!”李世民對兒子說道。
“兒臣反對。”不料,承乾毫不猶豫的反對了他的想法。
“你覺得李超帶兵打仗的本事比朕更強?”李世民不滿意兒子胳膊肘往外拐,是真有點生氣。他十六歲起兵,李超那個時候還在當個小沙彌呢。
“陛下是皇帝,一國之君,而不是將帥,統兵征戰,不應當是你做的。就好比兒臣是太子,就不適合參與一家商行經營一樣。兒臣都能明白的道理,陛下不應當不明白。”
被太子如此說,李世民有點沒面子,又感覺很欣慰,太子真是越來越成熟了。
“雖然你小子有吃裡扒外的嫌疑,但這話朕覺得很不錯。好,朕就聽你的,不御駕親征了。”
承乾露出笑容,“那陛下答應讓老師掛帥出征了?”
“這個還容朕考慮一二,其實朕原本真打算御駕親征,然後留你監國,讓李超輔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