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王玄策有個好習慣,不懂絕不裝懂,而是會虛心求教。
“長孫無忌這個大傻比,犯了一個大錯。”李超嘆惜一聲道。
王玄策左右張望了下,發現邊上並沒有其它人,心裡鬆了口氣。雖然他相信自己的老師肯定不是妒忌長孫無忌,但李超現在的話,若是讓人聽了去,有人造謠說老師是妒忌長孫的功績,相信肯定會有人信。
“長孫相國這次趁鬱射設和突利相爭,後背大開的難得機會,聯絡李思摩一舉大敗鬱射設,並收復了河南地,為何老師卻覺得這是犯錯?”
李超依然是一聲長嘆,搖搖頭。
“戰爭,永遠都是為政治服務的。打仗,永遠都不能只顧著眼前,得照顧大局。戰爭,其實就如下棋,有的時候,你一心想著吃掉對方一個車或者一隻馬,可到頭來,你可能贏了一招,卻輸了整盤棋。”
李超瞭解長孫無忌,腹黑男,老陰逼,本事是有的,而且很強。而且長孫無忌,對於李世民那真是忠心耿耿。但長孫無忌也有缺點,缺點就是以前他一直是以李世民助手、智囊、參席的角色存在的,他雖然眼光不錯,但他始終就是缺乏獨擋一面的機會。
一個好參謀和一個好主帥,之間是有巨大的相差的。
好參謀需要的就是提供謀略,而好主帥,最需要的就是判斷和決斷。
要選擇好的謀略,分出好的謀略,然後做出決斷,這可不容易。出謀劃策,雖然會很辛苦,但就算不被採納也影響不大,可如果做為統帥,決策的失誤,卻會危險到整個隊伍。
李世民一直都是個很優秀的統帥,而長孫無忌也一直都是一個優秀的好參謀。
但現在長孫無忌被李世民外放獨擋一面,統領一方,李世民想讓長孫無忌在軍界增強一些影響力,為長孫無忌以後在中樞站穩相位,提供一些籌碼。
長孫無忌一直也來,也確實很缺軍功,缺少能拿的出手,而且是自己統領贏下的戰爭。
長孫無忌去了朔方,本以為很快就能帶兵北伐,從突厥人那裡贏得勝利和榮耀,然後班師回朝,衣錦還鄉。可結果,一去一年多,一直沒有什麼進展。
在那個地方,呆的朝中都快要遺忘他這個相爺了。
當他發現了一個極好的機會的時候,忍不住上了,他不愧是個好參謀。精心謀劃的一場大戰,確實取得了驕人的勝績。
可李超卻想對著長孫無忌的臉吐口水。
因為長孫無忌只盯著他的那個小盤子,去忽視瞭如今整個唐突局勢。
貞觀元年過了大半年,這大半年裡,草原上的局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就是頡利確實山窮水盡了,而且也很光棍的投奔了大唐。
如今頡利帶著他的老婆孩子就呆在襄陽呢,當著大唐的定襄郡王,時不時的出席下李世民的朝會酒宴,或者帶著他的突厥貴族馬球隊,參加大唐的馬球聯賽,打打馬球,在球場上展示他們自認為的勇武。
自頡利到了襄陽,李靖就帶兵進駐了頡利的地盤,成了頡利地盤上突厥牧民們的保護傘。李靖在陰山下的前套地區駐兵,在那裡執行李超制定出來的堡壘鏈策略。
大唐不修長城,但大唐在長城外的陰山下,卻修起一個個的堡壘,然後修路,修烽火臺,修驛站、兵部,在那裡建屯田墾荒的屯堡,建立畜養軍馬的牧場,開設邊市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