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敢?那意識是說心裡確實有怨氣了?”
李超懶得理會他這種咬文嚼字,“其實那天的事情,臣完全理解陛下當時的心情,做父母的愛子心切,一時情緒失控而已,可以理解,我也是六個孩子的父親。”
“那天的事情,朕要給你道個歉,朕當時一時衝動,有些失控,朕不該動手打你。其實朕事後細思,承乾的事情,朕不能怪你也不當怪你。承乾原來性子有些柔弱,還有點內向,可交到你手裡教導之後,太子完全跟變了個人一樣,朕很高興看到太子的變化,太子變的很好。甚至有些完美,正因此,朕才對太子越發的寄予厚望,那天朕聽你說要截肢的時候,朕真的失控了。”
李世民感嘆著,跟李超掏心掏肺,說的很真誠。
李超點頭聽著,但心裡並沒有真正的放進去。李世民畢竟是皇帝,而且已經越來越會演戲做秀了,誰知道他這話裡有幾分真誠呢。
就算他此時說的全是真的,可李超也不會因此就完全相信他。
免死金券都不能信,何況是這種私下的話,聽聽就好。不過李世民現在能說出這樣的話,甚至道歉,確實不是讓李超有點意外的。
這說明,現在李世民對他還是很信任的,才當皇帝不到一年的李世民,對於李超,並不完全的只是當一個臣子,而是當成了一起共創業的夥伴。
這點,難能可貴,以後可能會慢慢消失了。
“你不生朕的氣就好,這幾天,朕沒來召你入宮,也是給你幾天時間休息休息。不過朕不能讓你休息太久,國事艱難啊,朕每天日理萬機,宵衣旰食,可依然是焦頭爛額。玄齡和如晦他們也一樣是忙的不可開交,朕需要你馬上回到朝中來,朕需要你,朝廷也離不開你。”
“文遠,朕需要你!”
被皇帝這樣說,李超很感動。
“陛下,臣能力有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短處。好比房謀杜斷,兩位僕射一善謀略一善決斷,各有所長。而臣,其實對於政務處置這些,並不擅長。說實在的,我也很頭痛那些奏本,看的就頭痛。”
“朕知道,你的厲害之處在於眼光超絕,大局觀極好。許多事情,你都看的非常準,甚至能夠早有先見,朕就需要你的大局觀,你的先見之明。”
李超心想,我前知兩千年,後知一千年,我當然有先見之明,有大局觀了。
“文遠,現在有件事情,朕拿不定主意,想要問問你的意見。”
李世民說起有饑民搶劫暴亂的事情,有些饑民在搶劫之後,怕官府捉拿,逃進深山。現在甚至有許多這樣的做亂饑民已經彙集起來,結成團伙,小的幾人十幾人,大的幾十數百人。這些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地方上的安全域性勢了。
有的宰相提議圍剿嚴懲,而有的宰相提議招降寬撫。
“剿還是撫,文遠教朕!”
對於做亂的饑民是剿是撫,這其實是個說不清楚的事情,歷朝歷代,都有饑民造反,朝廷剿、撫也都各有不同。
但其實不論剿還是撫,都不是根本。
根本還是流民為什麼作亂。
流民是饑民流竄,最後為了填飽肚子而做亂的。流動的饑民,就是蝗蟲,摧毀一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