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李超,房玄齡只能笑笑,他真跟李超沒法比。
李超這人,大災之年,別人吃糠咽菜呢,李家的日子卻是舒適無比,甚至依然還頓頓吃的講究。家裡養著奶牛奶羊,天天還有鮮牛羊奶喝。雞鴨魚肉,那是從來不缺的。
大冬天的,他家居然還在後院搞了什麼大棚,種起了冬季的蔬菜。什麼黃瓜白菜油菜葫蘆茄子,聽說是拿一種特殊的絹布做的棚,讓蔬菜既能保暖又能曬太陽,冬季裡也能長出夏季的果菜。
他還打了幾口很深很深的井,每天引水灌溉他的菜園子,大冬天的,還天天有新鮮的果蔬吃。
外面黑市裡的糧食價格越來越高,糧食金貴無比。
但李家養著那麼多的僕人、奴隸,卻一個也沒有放掉,因為他家有糧食。他家的僕人奴隸都能吃飽,完全不用領救濟糧。
聽說李家的僕人發的糧還都是細糧,數量比救濟糧的定量還多。
不少李家奴僕就經常拿細糧到黑市上換救濟糧,這樣用少量糧就能換到足夠口糧的救濟糧,然後多出來的細糧拿去換錢,也算小發了一筆。
如今李家的僕佣們在襄陽城都算是極讓人羨慕的,不少人都想著把女兒嫁給李家的僕人。特別是那些得過李家放免,有自由身,現在算是李家僱傭的僕人,大把人爭著把女兒嫁過去。
條件開的也很低,不要什麼彩禮。
只要兩斗大米,或者一石救濟糧就好了。
別人家吃粥咽菜,李家不但主人大魚大肉,連僕佣都天天吃香喝辣,讓人羨慕妒忌恨啊。房玄齡他們倒也勸過李超低調一點,但李超不聽。
李超的話說,他向朝廷和買的糧食、捐獻的糧食,那都是數一數二的。家裡還有些糧,自己吃的好點也沒什麼,給自己家的奴僕們吃飽就更沒什麼問題了。至於他們拿著這些細糧去換粗糧吃,然後把多餘的糧換錢,甚至去娶妻或給兒子娶媳婦之類的,這李超管不著,也不想管,這就算是李家給僕人們的一點福利吧。
反正他李超也沒貪汙官家一粒糧食,該和買的糧也交了,沒要求和買的,他也還捐獻了許多。
總不能因為天下還有人吃不飽飯,他李超就也不能吃飽了吧?
這就是房玄齡和李超之間的價值觀差異,對於房玄玄齡來說,看著天下饑荒四起,自己哪還有心想著吃好的,一天三頓吃飽就好了,太好的,他於心不忍吃不下。
但對李超來說,什麼時候都有貧富差異,就算是盛世的太平年歲,都有乞丐,難道就不要過了?平均主義是要不得的,不貪不汙就好,其餘的就沒必要太強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