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山裡百姓,幾乎家家戶戶秋天都要去挖葛做餈粑。男的進山挖葛根,女的在家加工。一些大的葛可能有十幾二十年的年齡,大的葛王更是一根就有上百斤,甚至幾百斤的。一天,只要挖幾根就算豐收了。
天黑之時,捆好葛根,踏著夕陽回家。
把新鮮葛根挖回家洗涮乾淨,那些含粉低的細根還能切成片曬乾,用於做葛根茶,泡水當茶喝。
含粉高的葛根要在石頭上錘扁,反覆打碎,出漿,放入水中清洗,把漿水篩入缸中等沉澱。經過反覆加工之後,葛漿變成葛粉餅,風乾後放太陽下曬,就能成為上好葛粉。
今年,百姓們響應官府號召,備荒備飢,到處找能吃的食物,加工儲備。山上的葛根,也成了重點採集目標。
原來只是山裡人自家弄點,今年那是由官府組織人去挖葛,加工,製作葛粉。
“這粉聞著挺香!”
李世民看到李超拿冷水攪抖葛粉,攪成糊糊,笑著說道。
“這可是好東西,跟藕粉差不多,論營養不比米麥差,就是加工不易。做葛根餈粑,其實還有種更直接的辦法,就是弄出來的葛粉餅直接做。”
拿起一個平底鍋,倒點油,熱至六成左右。
李超把葛粉稀糊倒入鍋裡,搖晃攤成一張薄餅,蕩平中間部份。
他熟練的緩慢轉動鍋子,慢火煎黃,再翻煎另一面。
“這就可以吃了?”
李世民站在旁邊看著餅已經兩面煎黃,有些迫不急待了。
“可以吃,不過也可以再加臘肉炒,更有味道。”
李承乾聞著香味進來,看到李超在切臘肉,直接先拈起一片切開的餅放入口中,“嗯,葛根餈粑好香。”
臘肉早已經洗淨切片,李超淖水,把煎好的葛根餈粑加入同炒,加入鹽等調料,一會就炒好出鍋。
李世民看著這盤葛根餈粑臘肉,不由點頭讚歎,葛根餈粑光澤油亮,半透明帶點白色。夾起一塊償下,表皮脆香,咬破脆皮,柔軟香糯,回味甘甜。而臘肉與餈粑同炒後,也沒有那麼油膩,清爽可口,薰香漸輕,幽然回味。
“回味無窮,好!”
李世民點頭稱讚,太子承乾則根本不做評價,因為他正埋頭猛吃,哪有時間來評價。這是他跟妹夫們一起吃飽總結的經驗,吃飯的時候千萬別說話,不是因為吃飯說話失禮,而是因為吃飯說話,好吃的都會被搶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