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萬兵馬,看似多,實則不強。
李超從長安出發時帶了兩萬關中府兵,還是比較精銳的。但收復靈州後,李超分出了六千人去收復其它州。
後來又來了三萬唐軍,可實際府兵只有一萬五,另一萬五是青壯民夫。
李超又抽調了九千人去支援其它幾位總管。
實際上,李超手裡只剩下了兩萬府兵,另加一萬五民夫,和兩萬五降軍整編的鄉兵。
這次出兵,李超帶了五萬,留下了一萬人。留守的那一萬,有九千是唐府兵。
李超現在身邊,兵馬有五萬,可真正原來是府兵的只有一萬一。
自己的牙兵一廂四千五,一個直屬炮營五百。另外六千府兵,則與三千民夫合編為兩個廂九千人。
這三個廂,算是比較可信的。
其餘三萬六千人,是民夫和降兵的合編,不論是戰鬥力還是可靠度,都是不高的。
知已知彼,然後百戰不殆。
知敵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知彼,如果連自己的真實情況都不清楚,那還如何對敵?
四月的烏堡已經很涼快,黃河水暖。
一群輪休計程車兵,正跟著港口裡的船伕們,一起拿著網在湖裡網魚。烏海湖裡的魚非常多,黃河大鯉魚,黃河鯰魚、黃河鯽魚等等,魚多,魚鷹也多,成群的魚鷹和水鳥,不時的從湖裡夾起一隻魚。
北方的許多人都不太會捕魚。
不過軍中來自各地的人都有,也有許多原本就居住在黃河邊、渭水邊、洛水邊、漢水邊的百姓,甚至有些人還曾有漁民。
那些撐船的,一般也都是捕魚高手。
有他們的帶領指點,輪休計程車兵們,在那湖邊不滿人深的地方,牽著網的,拿著筐的,還有直接拿著長槍的,也有拿著簡易的自制魚叉的,一邊歡笑著打魚,一邊也算是嬉水洗澡,不亦樂乎。
半天功夫,就能捕到許多魚。
各種各樣的魚,還有蝦、蟹,也有河蚌等。
河邊上架起一口口的大鍋,把從井裡打來的清澈井水倒鍋裡燒開,然後把剖洗斬切好的魚蝦扔進去燉,加點青鹽,不用那種精細的鹽,直接把那粒大青白的青鹽扔進去,再扯些帶有香辛味道的野草。
最後加幾把野菜,或者是尋到的蘑菇,一鍋美味的河魚湯就成了。
修城勞累了半天計程車兵們,聽到開飯的鐘聲後,都扔下手裡的工具,笑著跑過來。到河邊先洗把手洗把臉,然後端著自己的盆就過來打湯打飯。
能在外還有熱米飯和鮮魚湯喝,大家都非常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