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好地主> 第623章 懲罰(感謝我為小白而來萬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23章 懲罰(感謝我為小白而來萬賞!) (2 / 2)

送來的錢財,李超一句話,那就能從受賄變成太子的打賞,性質就不一樣了。

官吏們收的同一筆錢,也就從髒錢變成了直接的賞賜收入。受賄,那就會讓他們拿錢手軟,會替豪強們說話。但領賞,他們就不用站豪強那邊了。

“給那些大戶再送張單子過去,還剩下三天時間,讓他們抓緊交糧。同時,給這些敢公然行賄朝廷官吏的人,送一張罰單過去。他們行賄多少,就罰金翻倍!”李超微笑著說道,但決定卻有些狠了。

這次只是罰點錢,已經是李超的嚴厲警告了。

李超這次帶來了不少人,除了一千護衛們,還有一個幕僚團隊。其中有品階的官員也就十幾個,其餘的一百多人,都是吏員。

無品無階。

這些人有的算是經制吏,有不少則是李超徵辟的幕僚。這些人都是讀書人,有些人還是參加過科舉出身的。

不過如今的科舉不夠完善,那麼多的科目中,也就明經和進士科份量重,其它的如秀才科等錄取人太少。就算考中明經和進士,也不是馬上就能做官,總之想出仕,歸根到底,還得靠家世、背景。

既沒家世,又沒有一個好的靠山,考上了科舉兩三年內也難得授官。

很多讀書人,尤其是寒門出身的讀書人,他們多數還是選擇先給人入幕做幕僚。做幕僚不是為賺錢,而是期待能夠得到幕主賞識,將來得到推薦的機會。

李超以宰相職出任地方擔任一道宣撫使、觀察使和大都督,這是使相。按朝廷的制度,他是可以開府建衙,自己徵辟幕僚團隊的。其中一些幕僚,甚至是能有品級的。

這也是唐時與後來宋明時官員的巨大區別,唐時的高階官員,都能開府,自闢屬吏。在隋時,甚至連刺史都能自闢屬吏,到現在,刺史手裡這個權力已經被朝廷收走,地方品官,都由朝廷吏部任命。

不過吏員,還多是地方上徵辟。

就算到了明清之時,中央高度集權的時代,一個縣令去上任,也是要自己帶著一大群人的。數個師爺還有牢頭車伕門子等等,光是師爺就要按刑名錢糧等分成好幾個,由這些實際庶政經驗豐富的師爺們,幫助那些靠科舉入仕的官員們實際理政。

而不管什麼朝代,在古代,官員們上任,除了自己帶去的幕僚外,也離不開本地胥吏們的支援。

流水的官員,卻是鐵打的胥吏。

很多地方上的胥吏,其實大多是世襲。世代把持著地方上的這些胥吏職位,這些職位看似低賤,甚至朝廷規定州縣胥吏的兒子都不能考科舉,但這些人可不能小瞧。

李超可是從後世來的人,後世隨便一個鄉鎮裡的吃公家飯的,那都是很威風了。更別提,這個時候衙門裡的胥吏,其實放後世,那都是能相當於縣局長一級的人物了。一個縣的局長,這能是小人物?

在地方上,這些人是大人物。

破家的縣令滅門的令尹,哪怕胥吏也都是一方豪強了。

李超不介意這些人收點錢,但只要腳別歪到一邊去就行。

這次劉曄帶著商州的官吏們把糧繳了,本地官吏們的表現還是不錯的,這次這筆錢讓他們留下,也算是彌補下他們之前繳糧的損失了。

吃飯的時候,李承乾問李超,“這些本地的官吏,好多其實就跟地方豪強們勾結一起的,甚至是聯絡有親的。他們收受賄賂,為什麼不但不追究,反而把錢賞賜給他們?”(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