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令臣高士廉宣
中書侍郎臣于志寧奉
中書舍人馬周行
侍中臣楊恭仁
門下侍郎臣裴矩
給事中臣溫彥博等言
......
謹奉制書如右,請奉制付外施行。謹言。
武德六年六月十八日。
可
這是一封很標準的詔書,上面各種各樣的簽名、蓋章就有一大堆。中書和門下兩省的主官次官等都簽名蓋章了。
這是一封完全有效的詔書,可不是皇帝的私旨。
是經過了中書和門下的詔書。
李超的太子少保,升成了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是從二品,而太子太保是從一品,再往上,可就是三師三公了。
另外還給李超加了一千戶虛封食邑,二百戶真封。現在李超總共有兩千戶真封了,大唐第一實封功臣。
不過如今的實封,制度早已經改變。
兩千戶真封,一戶換五十畝邊疆之地,兩百戶,算是加了一萬畝地了。不過邊疆的地嘛,也不值錢。
荒地,還得自己去開墾。
倒是實際的差事,變動較大。
朔方節度使,到底是讓李世民給免了。
畢竟在朔方收復之後,這個節度使的權柄過高。
“王內侍,誰接替了朔方節度使之位?”
“陛下已經撤去了朔方節度使衙,改為朔方道,另外隴右道也分出了一個河西道,現在天下一共十七道了。長孫相國出任朔方道大都督,柴侍郎出任河西道大都督。”
“哦,原來如此。”
李世民挺乾脆的,直接把朔方節度使給撤消了。挺果決的,朔方鎮就跟原來的行臺一樣,確實權柄過於大了,現在朔方既然挺安穩的,也就沒必要保留了。畢竟當初設這個衙門,也是因為朔方還在敵手,弄一個節度使,是為了全面的方便的統籌整個朔方方面。
不過長孫無忌去朔方,也還是讓李超有些小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