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星痕、十里飄飛520、清風暴雪月三位的萬賞,加上三章。
李超自己曾經想過辦個軍官培訓班或者是講武堂什麼的,但後來想了想,還是算了。
跟兵馬、武力這些東西沾上邊的,都比較敏感,這不是辦個書院什麼的。就算辦書院,在唐朝都其實也不容易,當初他辦白鹿書院,要不是因為他也算是特權階層的一份子,有不少過硬的靠山。
兼之,他當時辦的其實是個家塾性質的小私塾,因此才算沒遇太大的阻力。後來再辦臨潭書院,那已經屬於官學了。
推行文教,那是地方官員的一項基本任務。
但辦講武堂就不一樣了。
你辦個書院當個山長,還能說是桃李滿天下、教化百姓。你辦個講武堂,教一群軍官,當這些軍官們的老師,你想幹嘛,你想過皇帝的感受了嗎?
李超沒想到,自己早打消的那個念頭,皇帝倒是有心了。
寧遠長安相距近兩千里路,若是大軍行進,起碼也得半個多月。但如果只是傳遞訊息,卻用不了幾天。
尤其得利益於如今商貿的發達,水陸交通投入了不少錢,李超在朔方推行的主幹線驛站系統,如今也全面鋪設,有了完整的驛站線路,信使們休息、換馬都得到保證,訊息傳遞更快。
訊息到了寧遠,照例是王內侍前來傳旨的。
“三百名武官?”
李超還是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
王內侍笑呵呵的道,“嗯,三百人已經在路上了,都是左右羽林衛的軍官們。”
“這似乎不妥吧?”
羽林軍就算擴編了,那也不過兩萬人。這軍官能有多少?一下子送了五百個人過來,這也太那什麼了。
而且這羽林軍可是天子親軍,五百軍官是自己的門生,這很犯忌的吧。
李超想著要推。
這時,王內侍又道,“陛下一共選了九百武官,三百個送來你這裡,李靖和李績將軍那裡各選了二百個,另外秦瓊將軍和尉遲恭將軍那裡各一百個。”
五個教官?
九百個受訓武官?
這個規模有點略牛啊。
不過,這九百個武官,這到底是什麼級別的啊,整那麼多?
“全都是從九品武官,隊副。”
隊副,從九品。
武官中的最低一級,但也確實是武官了,畢竟人家有品有級。雖然隊副之下還有夥長伍長,但那些沒品級,不算真正的武官。
羽林軍兩萬人編制,按五十人一隊來算,那就有四百個隊。隊正就有四百個,隊副也有四百個。
當然,九品的武官肯定不止八百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