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唐朝好地主> 第433章 封建諸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3章 封建諸候 (1 / 3)

唐朝的功臣是沒有裂土分封的,再大的功能也頂多是真封食邑。能混上一個實封貴族,那已經算是到頂了。區別,僅是實封數量多少而已。

大唐規定封戶是三丁以上,七丁為限。實封貴族們佔有的封戶,一般都是各地的富戶,高資多丁。

按李超知道的一些資料,僅太宗一朝就有一百一十一戶實封貴族,共佔七萬一千封戶,平均一個實封貴族佔有七百戶左右。

這麼多的封戶,如果按一戶四丁計,則合二十八萬四千課丁。

貞觀之時全國有戶三百萬,一家五口,合一千五百萬。而這一千五百萬人口中,課丁一般只佔到口數的百分之十五點五計。

算起來,全國三百萬戶,一千五百萬人口,實際上納稅的課丁只有二百三十二萬五千丁。

這麼一算,實封貴族就有些嚇人了,佔全國總戶數不到兩萬七千分之一的實封貴族,卻佔有全國百分之十二的課丁。

平均每一家占課丁二千五百五十九人。

李世民數學不太好,今天在書房裡算了半天,算出來的結果下他一大跳。如果他要大封玄武門功臣,怎麼也得封個四五十個真封,還得安慰下他老爹的人,還得安撫下他兄弟的人,算下來,再加上他老爹實封的那些,尤其是還得加上宗室的這一大塊。

那麼他就會有一百多戶實封貴族,這些人哪怕只有每封戶取四丁算,都能佔掉近三十萬課丁。

大唐有編戶和非編戶,有課戶和不課戶。

編戶就是良民,課戶就是向朝廷納稅的丁口。那些官員是不納課的,府兵是不納課的,僧人、道士、尼姑、女冠他們也是不納課的。

還有那些奴隸,也一樣不納課。

反正算來算去,李世民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

楊廣的大業之時,天下都有近九百萬戶人口,擁有近五千萬人口。可到了他手裡,居然只剩下了三百萬戶,一千五百萬人口,課丁更是少的可憐,居然只有二百三十來萬課丁。

堂堂大唐帝國,只能徵收到二百三十來萬份租庸稅。

每課丁的稅都是相同的,每丁納租粟二石;調則隨鄉土所產,每年交納綾(或絹、絁)二丈、綿三兩,不產絲綿的地方,則納布二丈五尺,麻三斤;一年還要做二十天免費的勞役。

一丁納粟二石,二百三十來萬丁,繳納的糧折粟一年也才不到五百萬石。

李世民是不相信打仗打死了這麼多人的。

實際上隋朝從大業七年開始亂起,加起來都不過亂了十年左右,到現在,都沒有超過二十年,哪裡能一下子死了三千多萬人口。

李世民很清楚為什麼人口數量少了這麼多。

主要還是隱戶太多了。

戰亂時期,大量百姓背井離鄉,他們有許多人最後被那些豪門大族收納,成為了他們的佃戶。這些人根本不登記在冊,因此自然戶籍上也沒有這些人。

他們種那些豪族的田地,給豪族們交租,跟朝廷沒有絲毫關係。

除了那些地方豪族外,另外天下許多寺院道觀,也趁戰亂之機,佔了大量田,收容了大量的百姓。

加上戰亂中,大量的百姓成為了奴隸,結果就是現在大唐才三百萬人口。

課丁只有二百三十來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