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六年,二月二十四,庚子。
太極宮中,李淵獨自坐在金殿之上,獨自一人坐在這裡的時候,他才發現這座金殿是如此的巨大。
今天,出現了異常的天象。
太白星在白天的時候,出現在秦地的分野。
這是異常的天象,漢書.天文志裡就說過,太白經天,天下革,民更王。說這種天象預示著皇位的變更,在這個時代,人們對於上天有著莫名的敬畏。就算是皇帝,也只是自稱為天之子,各種天象,都被示為是上天的警示。
地震、洪水、乾旱以及各種星象,都有各種解讀,是上天給人的警示。
而太白經天,則代表著皇位的變更。
太史局太史令傅奕上奏。
此時那封奏文還擺在李淵的桌上,“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
太史令是專門負責天文和曆法的官員,對於天象星象,他們擁有最專業的解釋權。太白見秦分,已經預兆著皇位變更,而現在傅奕一道密奏,更直稱秦王當有天下。
李淵坐在金殿上半天了。
望著空蕩蕩的金殿,李淵心中複雜萬分。
隋末大亂,天下反王四起,可李淵卻一直沒有急著扯旗造反,他等待時機,直到時間成熟才起兵。趁關中空虛,自太原南下,一路進入關中,奪取了長安。
一年後,他拋開所立的傀儡,自立為帝,建立大唐。
到如今,他不過當了五年皇帝。
他也還未滿六十,依然還很年輕,他並不想把這寶座讓出去。可現在看來,有人等不急了,而且這等不急的人還不是太子,而是秦王。
那個最有衝勁,最能帶兵打仗的兒子,如今天下承天,四海一統,他無仗可打,便盯上了他的寶位了。
楊文幹事件,東宮毒酒事件,一件一件,都顯示著這個兒子的迫不急待,甚至是瘋狂了。
他必須做一個選擇了。
如果沒有這個天象示警,李淵還在太子和秦王之間猶豫,但現在,他徹底的做出了選擇。
太子能等,秦王卻等不得,秦王不僅想要太子之位,還想要皇帝之位。
是時候了。
李淵長嘆一聲,嘆息聲在空蕩的金殿裡迴響。
秦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