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好地主> 第384章 毛衣皮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4章 毛衣皮褲 (2 / 3)

不過這時代棉花雖有,但多還是達官貴人們府上的觀賞花,真正用來織布的,中原很少,只有在西域的那些小國才有,棉布產量很低,但運到了中原價格卻非常高。棉布稱為白疊布,一匹棉能當幾匹絹,棉布賣的比絲織品還貴。

要是在長安城裡看到一個穿著普通棉布袍的人,千萬別覺得人家窮,那是低調的奢華。一般人都還買不到這種少量進口的外來貨。

至於普通百姓,想要穿上棉衣棉襖,想要用棉花填充衣物保暖,更別想了。現在的衣服夾襖之內的,用的還是綿,不是棉。那種綿的絲絮,比起棉花來差遠了。當然有錢人會穿皮草,裘衣皮衣效果不比棉衣差。

不過張超在洮州的時候,還是利用當地的資源,開發了幾樣新產品。

毛線衣和秋褲。

都是以羊毛為主,毛紡織出來的。其中秋褲用的羊毛是山羊毛,這種羊比較少,其羊毛更細密保暖,就是羊絨。

羌人早在先秦時代,就會割羊毛搓成毛線,用以織布。這種方式織出來的布,就叫做褐。後來中原人開始改良他們的辦法,用剪刀剪羊毛,並用織機織布

張超的洮州牲畜加工廠建成後,已經集屠宰、奶肉加工、皮毛加工等為一體。其中就有專門的毛紡廠,把收購來的羊毛、牛毛、駱駝毛等加工。

羊毛加工也挺複雜的,收來的羊毛得分類,得洗,要去脂,還要風乾,還得梳理。最後得出了乾淨的羊毛後,就可以紡線了,可以按需求並股,以及染色。

紡好了羊毛線,剩下的就跟織布沒什麼區別了。

當然,張超新開了一家毛織廠,教女工們織毛線。用織衣針織毛線適合織毛衣,比起直接織成毛料子要更簡單實用,直接應對有用毛線織成衣服,而不是先織成布料再裁減做衣服。

織毛衣其實也挺簡單,簡單易學好上手。如果不考慮花樣,會更簡單。

張超身上的毛衣毛褲,就是由崔鶯鶯親手織的,很合身,相當暖和。還織了條很舒服飄逸的圍巾。

山羊絨十分稀少,更加珍貴,這些羊絨紡織成的料子,更細,於是用這個裁減製成了更貼身的秋衣秋褲。

裡面有羊絨秋衣秋褲,外面是羊毛線衣,羊毛線褲。再配上羊皮製成的皮衣皮褲,還有皮帽和皮披風皮手套。

全身有點臃腫,可是暖和啊。

特別是張超還弄了一件裡面填充了野鴨絨的鴨絨服,已經大大抵抗了野外長距離趕路的寒冷了。

張超對於這些新產品,自信十足。他的毛線衣毛線褲、秋衣秋褲,還有皮衣皮褲皮靴這些,運回到長安,肯定能賣的很火。

關中可是處於西北的,冬天很冷啊。

那些長袍大袖的衣服,根本就不保暖,除非呆在家裡。毛衣這個東西,保暖沒有人比的過。

而且張超還準備在長安開些織毛衣培訓班,直接免費教長安的婦人們織毛衣,這樣大家學會了織毛衣,自然就都願意買羊毛回家自己織了。

要說隴右那邊最多的是什麼,肯定是羊。

羊比牛和馬多的多,比人更多的多。每到冬天來臨之時,牧民們都要開始大肆宰羊。把公羊都殺了,不殺也沒那麼多草料過冬,趁著一秋養肥了膘殺了,天氣冷可以存著。

缺少貿易的時候,羊肉羊皮羊毛這些在草原上都不值錢。多了,什麼東西都不值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