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戰鬥的所有繳獲,除了軍械外,其餘的統一登記造冊之後,是要全部分賞給作戰的將士們的。
另外,作戰論功,也都會有賞賜。
最讓府兵們在意的,是立功後不但能得到錢糧賞賜,還能得賜勳、爵,甚至能得到官職。得到勳爵,有勳田永業田。甚至有機會直接升官,入仕。跨過那一道最艱難的門坎,從此成為士一族。
唐軍的裝備也很精銳。
唐軍的裝備分兩種,一種是朝廷提供,一種是府兵自備。但不論是哪一種,都是由朝廷專門製造,不允許私造的。只不過朝廷提供的甲、弩、矛、槊、具裝,戰後要存放到軍府的武庫之中。
而府兵自備的橫刀、弓、長槍是可以自己保管。陌刀手們的陌刀,也算是府兵自備裝備。府兵們出錢,到朝廷指定的部門購買標準武器。
因此雖說大唐府兵很多裝備都是自備,但並不是自己找人打造,也不會武器五花八門,各不相同。
而是規格都是統一標準的朝廷製造。
有不用交稅賦的田,有充足而又精良的器械,再加上足夠的訓練,以及唐初的頻繁戰事,還有唐軍那嚴格的軍法,終於造就了這支唐軍。
百姓都想當府兵,府兵待遇好,有機會出人投地。
不像宋代禁軍廂軍,只能拿點死軍餉,還有可能會被剋扣。更不像明朝,衛所兵都成了軍官們的佃農奴僕,飯都吃不飯,裝備都沒有,拿什麼打仗?
唐朝的府兵還有一個特點,是終身制,而不是世襲制。點選中了府兵,那就得當到老,六十歲退役。死後所授田收回,不會父死子繼。
而是三年一點選,選的都是家庭條件好,同時身體健壯、年青的良民子弟。
這次洮州的許多新點選的府兵,如灞上來的那群工坊學徒,他們只是屬於特例,因為上次形勢緊急,才募集他們為兵。本事戰事結束,就要恢復原來身份。
但因隴右邊關空虛,特選他們為府兵,屯駐洮州,屯田戍衛。可以說,他們算是運氣較好的,好多正常情況下,根本沒資格選入府兵的。
不過在洮州諸衛府,這些募兵轉成的府兵,得從輔兵當起,戰鬥時只能是駐隊。他們得苦練本事,達到標準之後,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兵。
不過現在,江心市的戰鬥結束。
這群輔兵們卻正忙碌著,他們要擔負起打掃戰場的職責。
戰兵們則完成了任務,開始休整。
天明。
江心半島上的慘烈一一展現出來。
昨晚的戰鬥是慘烈而又殘酷的。
但這慘烈和殘酷卻是相對冶利部戰士而言,唐軍的強弓硬弩,還有床弩、投石車,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