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在官吏們的主持下,灞上府兵們的認親工作異常順利。
因為知道今天灞上的府兵家眷會來,洮州官府還特別給這些灞上的府兵調了班,讓他們有空過來接家人。
一邊是灞上的家眷排著隊,一邊是灞上的府兵們排著隊。
那些灞上的府兵都很年輕,幾個月前他們還只是張家工坊裡的學徒,如今卻全成了佩帶著弓刀的府兵。臉上也少了幾分稚嫩,多了幾分成熟。
“柯十三!”
一名吏員高聲叫道,柯十三激動的對柯小八道,“八哥,我看到我爹我娘和我妹他們了。”
“那你還不快去。”
柯十三笑呵呵的往前走,走的快了點,腳下一沒注意,還摔了一跤,引來旁人的哈哈大笑。柯小十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土,繼續笑著過去。
柯十三的老爹就是張家溝的村正,柯五是他哥。不過他家兄弟多,有五兄弟,其中柯五是當的府兵,如今也已經成了軍官。
這次,柯五一家自然是沒有來,不過柯老爹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帶著一家人來投奔小兒子。以前柯老爹總覺得這個小兒子沒什麼本事,整天貪玩,都十六歲了,也沒個正形。不如其它幾個兒子,不說柯五如今當了軍官,其它三個兒子一直跟著他做窖匠,那也都是出師的好手。
但現在,小兒子跟著張三郎來了趟隴右,結果現在也成軍官了,隊正。雖不如柯五,但也是九品的正式武職了。
光田就分了五百畝,三百畝的府兵均田,又有一百畝的勳田,還有一百畝的職田。
五百畝啊,當初他聽到兒子寄回來的信時,根本不信,柯五早當武官了,可也才分了百來畝地而已,這細娃居然分了五百畝地。
後來去張家問過,知道這是三郎給大家分的,他終於相信了。
二話不說,他就決定帶著三個兒子還有兩個沒出嫁的女兒,連同小孫子小孫女們全都帶來,他甚至都去把出嫁的女兒女婿叫回家,告訴他們這一個好訊息,動員他們也遷來洮州。他們說還想再看看,家裡的夏收要開始了,等忙完這陣,若老丈人在洮州安置好了,這裡確實不錯,到時給他們去信,他們再來。
柯老爹給兒子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娃長大咧,打仗有沒有受傷啊?”
柯十三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一直都是跟在三郎身邊的,唯一一次跟羌賊交戰,當時三郎操弩,我和八哥他們只能在一邊替三郎舉盾,都沒機會自己上。倒是三郎好厲害的,操把大弩,射殺不少羌賊。尤其是他一招誘敵之計,就把三千羌賊誘城裡全殲滅了,後來還帶著我們新兵和民夫,把五萬吐谷渾大軍給嚇退了呢......”
說起這些,柯十三興奮不已。
老爹卻不客氣的這踢了一腳,“你給三郎好好護衛就行,別想著自己了什麼風頭。”
“爹,我現在是九品朝廷命官了,你別踢我。”
“喲,九品官又咋了,你就不是我兒子,我就不是你老子了,我還收拾不了你了?”柯老爹
直接又是二連踢,踢的柯十三到處躲,引來大家更多的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