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李世民一直到奪位成功,都一直還當著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洛陽那塊根據地一直經營的很好。李淵也並未完全傾向於太子,還是搖擺不定的。
“我父親是皇帝,我兄長是太子,我如何做?能如何做?等到皇帝大行,太子繼位,然後舉兵?可我覺得我很難等的到那一天,此戰過後,我可能再無機會統兵了。”
“不需要等到那個時候。”張超低沉聲音道,“此戰過後,殿下也一直還是在京中,並不會遠離都城。打蛇七寸,擒賊擒王,只要謀劃的好,並不需要十萬精兵,只需死士八百,就能控制中樞,一舉奪天下!”
李世民良久沒回答,轉身過去眺望著遠方。
良久之後,他低聲問,“文遠,你是在勸我弒父殺兄嗎?”
張超看不清黑夜裡李世民臉上的神情,可能感受到他聲音裡的一絲顫抖。
“不,殿下,先發制人可以把握主動,也能控制形勢。只要我們把握的好,既不需要弒君也不需要殺兄,我們可以控制宮城,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時讓陛下下詔,廢太子,立殿下為儲,然後殿下監國攝政,待天下各方穩定之後,再黃袍加身,君臨天下。”
“那皇帝和太子呢?”
“尊陛下為太上皇,奉養宮中。廢太子為庶人,幽於京中,待十年之後,可流放於南海島上!”
“真要到那一步嗎?就算那樣我能奪得天下,可到時在天下人眼裡,我宮變奪位,囚父幽兄,人人都要稱我為篡位者吧?”李世民幽幽的道。他一直以來,都沒有想過走到這一步,他之前在努力的,是如楊廣那樣,透過朝爭奪得儲位,成為太子,然後等待皇帝大行後,他繼承寶位,成為大唐皇帝。
可今天張超這席話,卻讓他忍不住去想那些。
先發致人,行非常之事。
但這些事情卻都掩蓋不了一個事實,就算成功,他也是一個宮變奪位的篡位者。會是亂臣賊子,會為天下人所涶棄。
真的要走那一步?
“殿下,東宮步步緊逼,若不早下決斷,待時機一過就再難有機會了。殿下真甘心以後一輩子只是被軟禁在京中?做一個富貴閒人?”張超問。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待殿下成為了陛下,待殿下你他日破突厥、定吐谷渾、平高句麗,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大唐盛世,功業勝過秦皇漢武,那個時候,誰又會在意殿下當然是如何坐上皇位的,後世之人,只會對殿下取得的那些功績,為殿下打下的那些江山版圖而稱讚!”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李世民笑了。成王敗寇,古來皆如此。
張超也笑了,兩人相對面笑。
“按你的意思,我該如何做?”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如此大事,當請房玄齡、杜如晦與長孫無忌一起參與,或許還可讓高士廉加入,但也不宜馬上讓太多人知道,有這幾人目前足矣,先謀劃出一個計劃,然後再想辦法去實施,聯絡相關的人,不動則已,動必成功!”
李世民點頭。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