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昨天有些高興的太早,一聽李世民要降,結果就真信了。可誰知道李世民居然耍了他,談了半天,結果說天黑了,要一早再開城投降。
他那時感覺事情不太對勁,可天都黑了,也只得吃了這個暗虧。等到天亮,李世民果然拒絕天城投降,慕容伏允剛準備要全軍出擊,踏平隴西城,生擒李世民,結果拓跋恭從秦州回來了。
還帶回個很壞很壞的訊息。
秦州另三千羌兵,被一支趕來增援李世民的唐軍主力全殲了。
連細封思明的首級,都成了唐軍主將門旗上的裝飾物了,其它幾個部族的首領,也全都成了唐軍將領旗幟上的裝飾品。
拓跋恭說唐軍來了兩萬餘人,這是一個大軍團的編制。
一個大軍團,起碼是兩個一萬二千餘人的軍團。
如果真是一個大軍團的主力,那把細封思明的三千兵馬全殲,一個都沒逃走,確實有可能。
只是慕容伏允難以接受這個結果,唐人哪來的兩萬多人的大軍團。
主帥姓張?
慕容伏允怎麼也想不起哪個唐軍大將軍姓張,拓跋赤辭和細封步賴也一樣想不起來。
就在這疑惑、猶豫之中,那支唐軍真的來了。
那鋪天蓋地的人馬,確實很多。
前面出來這麼多軍隊,後面卻還沒見到尾。
尤其是斥候稟報,所檢視到的旗幟數量相當多。
而且這旗幟的式樣和種類、數量,無不印證這確實是一支唐軍主力軍團,光騎兵就有好幾千。
慕容伏允曾經與唐軍一起夾擊過李軌,對唐軍的建制也知道不少。唐軍有時一軍有一萬兩千五左右,有時一軍有兩萬五左右。一萬兩千餘人的軍,一般是由一位州總管統領的,而如果是上了兩萬人的,一般肯定是一位國公級別的上柱國大將軍統領。
這樣的一支兩萬餘人的大軍,戰兵會佔到六成,至於一萬五千。其中騎兵又會佔到三到四成,有五到六千左右。
現在對面起碼有一萬六千左右人馬,這正好就應當是一支兩萬多人的大軍團的戰兵數量。而那幾千騎兵,數量也差不多相符。
再看旗幟,越發的說明這是一支大唐主力軍團。
軍旗在唐朝是違禁之物,不能私造私藏。這麼多的旗幟,種類式樣齊全,不可能是臨時造的。
慕容伏允越想,就越覺得這就是一支唐軍主力。
“大汗,那唐軍已經變了兩次陣了,看他那方陣,這是要準備進攻了,你看他的騎兵,已經部署在兩翼了。”
慕容伏允沒說話,眼睛死死的盯著那面張字大旗,他還在想著那個問題,這個姓張的大將軍,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