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建成的謀劃,他沒什麼心思參與。反正李建成不說爛泥扶不上牆,可也完全不是李世民的對手。
皇帝那麼傾向於他,朝中宰相們也多是站在皇帝這支援太子的,但他自己就是不爭氣。折騰幾年時間,就沒有弄出一個有效的方案來。
張超已經在李世民那裡買了份保險,只要李世民不出賣他,他現在其實挺超然的。
管你們兄弟龍爭虎鬥,他是立於不敗之地。
只要不誤傷到自己就好了,管你們怎麼打,我過我的舒心日子。
李建成在張超這裡什麼好建議都沒得到,有些失望的返回了京城。
就在李建成回去後的第三天,發生了一件大事,剛入京的吳王李伏威居然被人殺死在吳王府中。
張超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嚇了一大跳。
李伏威怎麼就死了,歷史上他今年入的朝,然後明年輔公祏才造反,後年才暴卒長安啊。
不對啊,這歷史怎麼越來越不可靠了。
李伏威怎麼現在就死了,難道是李淵下的手?可不應該啊,李伏威都接旨進京了,李淵幹嘛殺他?
李伏威突然暴死長安,這不是讓他在江淮的那票兄弟造反嗎?
造反!
張超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有人故意殺李伏威,就是為逼江淮軍造反。如果真是這樣,嫌疑人有四個,第一,是高開道等如今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的叛軍。殺了李伏威,引發江淮軍猜忌甚至是叛亂。
第二個嫌疑人是突厥人,看不得唐朝好,殺了李伏威,讓李唐內亂。
第三個嫌疑人,李世民。
殺了李伏威,江淮一亂,到時朝廷又得用兵。說不定李世民有機會再奏請恢復行臺,甚至有機會重新統兵南征。
雖然這有點腦洞,但不是沒可能。
最後一個就是輔公祏,殺杜伏威嫁禍唐朝,然後找到叛亂機會,自己當老大。
張超有點慌,這歷史怎麼越來越不一樣了。
李伏威暴死長安,僅數天之後,江淮軍在輔公祏的率領下起兵,輔公祏在丹揚稱帝,立國號為宋。
緊接著,曾經縱橫江淮的另一個梟雄張善安,今年正月才率五州之地歸降朝廷,被朝廷任命為洪州總管的他,也突然反叛朝廷,接受了輔公祏的賜封,成為了宋朝的西南行臺尚書令。
“張學士,太子召你立即進見。”
“是江淮叛亂之事嗎?”張超問來人。
“朝廷剛接到訊息,高開道、苑君璋聯合突厥人突然分兵大舉南下,薊州都督李道玄戰死,代州都督平陽公主兵敗受傷,雁門被圍,幽州被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