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起來種五千棵樹,也確實不少了。
說來許多普通百姓,本來就地不多,授田也不足額,還得拿出一些田來種桑種麻,糧食畝產又低,確實很辛苦。
不過張超倒無所謂,他本來就不靠那點田地產糧吃飯,張家現在手裡的田地加起來都好幾千畝了,拿出四十畝來種桑榆棗樹,真不算什麼。
況且,就算朝廷沒這種樹的命令,他也同樣打算今年春要大種樹的。
不過他要種的是洗澡溝坡上而已,不過他不會如朝廷那樣種桑樹,一畝才種七十棵樹,效率太低下了。
這種方法種出來的桑樹,是那種高高大大的桑樹,採個桑葉困難無比。張超準備搞那種密集低矮的桑樹園,要建這種桑樹園,也不是太困難,就是記得剪枝。
讓桑樹永遠長不高,年年發新枝,年年剪,就年年都是比較低矮了。到了一定年限,到時可以挖掉老樹再栽新的。
張超不準備栽榆樹和棗樹,他要栽馬奶葡萄和騰梨,用來摘果實的,既能賣鮮果,還能賣乾果,還能釀酒。
經濟樹木只栽油茶、油桐,以及茶葉樹。
還是得自己栽些茶葉樹,就算不如南方的茶好,可自己炒點綠茶,或者弄點紅茶,總比茶磚沫子好。
現在比較麻煩的就是,張超能不能買到那麼多的樹苗。
“桑樹苗有買,長安附近有很多個大的苗圃,有大量的桑苗。不過其它的樹苗就比較少了,尤其是這個葡萄、騰梨、油茶、油桐、茶葉等樹,估計有也很少。”
面對這個問題,張超也只得靠自己了。
“那我們就自己建幾個苗圃起來,自己播種育苗。”
這大唐,什麼都得自己動手。
里正村正他們對於張超要搞苗圃,也沒人反對。只是覺得張三郎真是財大氣粗,為了喝點散茶葉,就能自己種一片茶園出來。
“還得去買點稻種,仔細的篩選一下,等到穀雨的時候就可以浸種了,今年溝裡那片新開的千畝梯田,就要都種上水稻。”
“咱們這裡真能種水稻嗎?”里正等人還從沒見過有人在灞上種過水稻。不過里正在渭南見人種過,也挺不錯的。
“當然可以。”張超笑著道,他費了這麼大的功夫,一個冬天,請了無數的人過來又是修壩又是挖山的,好不容易才整出了千來畝梯田,又費了許多人力物力打造了許多筒車,在坡上挖了那麼多池塘,不就是為了種水稻的。
“放心吧,種水稻其實也插簡單的,選種、浸種,然後弄塊秧田育秧,等秧苗長的差不多了,到時就把秧拔了移栽到稻田裡去。”
“還要專門弄一塊秧田啊?”
“那是當然,而且這塊秧田還得弄的非常仔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