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點了點頭,“那是否引見一下工部司其它諸位同僚呢?”
“年底了,大家手裡事情也挺多了,能免就免了。”
這時候張超哪還不明白,這楊郎中是根本不願意跟自己多說話了,彷彿自己渾身的泥土還沒洗乾淨,會汙了他的房間一樣。
得,也沒必要熱臉去貼冷屁股,這樣也好,簡單點。
張超新官上任的第一天報道,很草率的就結束了。
沒有什麼同仁迎新,也沒有什麼上任致辭,雖然他名義上也是工部四司中工部司的第四把手了。
張超告辭,轉身離開。
直到張超走遠,工部司的一群吏員才紛紛哼了一聲。
工部衙門走了一趟,張超就算是正式上任了。
依著楊郎中的話,張超又帶著程處默四個先後去了將作監和太府寺,這兩和門也都在皇城裡面,倒是相距不遠。
依然是沒受到什麼待見,都很冷淡的。
但兩家該給的東西還是承諾了,要什麼給什麼。
在皇城轉了一上午,最後工部派了一位主事,兩位令史過來協助張超,而將作監和太府寺也各派了幾名小官小吏。
張超總算是拉起了自己的隊伍。
他一個六品的檢校員外郎,另外工部派了個主事,太府寺派了個一個主簿,將作監則派了一名錄事。這三人都是從八品小官,以後就是張超手底下的協助管事官員,另外令史等小史有十幾個。
至於老爹、崔琰等,都是武官,負責的是作坊的守衛和保密工作,算是各有分管。
作坊的地址選在了升道坊,這裡就在東城的延興門內,和張超準備買地建宅院的青龍寺新昌坊只隔了一條街而已,就在新昌坊的南面。
這裡已經算是比較冷清的地方了,別的坊有六七百戶人家,而這坊裡卻只有六七十家。大片的土地都空著,部份地方種了菜,還有許多地方荒蕪著。
張超帶著程處默還有新拔到他名下的那三名小官和一群小吏,看著那遍地及人高的蒿草,也不由的搖頭。
這是來開荒了啊。
“張員外,不知道作坊要如何修建?”將作監的那位錄事問道,這個錄事還是位營造建築的高階匠人,據說早年跟著隋朝著名的匠作大師宇文愷學過。這長安城,他當年有份參與一起設計建造。
估計是專業技術強但交際能力不太強,最終被踢到張超的這個隊伍裡來了。
有這樣的人才,張超還是挺高興的,不過如何建作坊,他現在腦子裡也還沒有什麼完整的方案呢。
“這都午後了,大家也都累了,先不談正事,我請客,大家去東市福滿樓吃飯!”張超很豪爽的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