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筍現青就死,只要竹鞭在那些坡上的地方,才會埋的深,發了竹筍,也能長的很大而不露頭。
這些長的深的冬筍,筍尖的顏色也特別的黃。
“讓我來吧。”
張超小時候也挺喜歡挖冬筍的,那時他外公家就在鄉下,屋後就是一片竹林。每年冬天竹林裡都會有很多冬筍,但需要技術,沒技術的人野豬刨地一樣翻一遍地,都挖不到幾顆冬筍。
而有經驗的人,卻只需要看看竹子的葉子,還有竹梢的方向,以及第一枝竹枝的方向,就能八九不離十的找到竹鞭的方向,還能知道深淺。輕鬆的就能發覺冬筍,一挖一個準。
張超以前外公就是個挖冬筍高手,每年寒假的時候,張超就很喜歡跟著外公在後面挖冬筍,每次一會功夫,就能有挖到足夠炒上一大盤的冬筍。外公每次不挖多,挖夠炒一盤的就回家。
他挖冬筍時,也絕不會傷到竹鞭。
只要不傷到竹鞭,那麼冬筍其實挖了也沒關係,不影響到竹子。冬筍是長不大的,一露頭就會死掉。挖冬筍其實還相當於給竹子鬆鬆土,反而有利於來年春筍的生長。
冬筍炒肉片,冬筍炒火腿,炒臘肉都是美味。
張超拿起四孃的鋤頭,很熟練的刨開冬筍邊上的土,等露出了下面的竹鞭時,他揮起鋤頭一鋤下去,正好把冬筍聯結竹鞭的地方斬斷,一個完整無損的冬筍就收穫了,而且絲毫沒傷到竹鞭。
撿起冬筍,張超拿著鋤頭把泥土重新覆蓋住暴露的竹鞭。
“想不到三郎還是個挖筍高手,上次聽你說,我還只以為你是自誇呢。”四娘撿起那個大冬筍,一面拍著上面的泥土,一面笑著說道。
“好久沒挖了,想我以前跟我...跟我師傅在山裡時,可沒少挖冬筍。”
“這筍挺大,估計得有小三斤,難得一見呢。”
三斤的冬筍,確實少見了。
兩人挖到一個大冬筍都非常高興,各自拿著筍惦量半天。
也不再挖筍了,收好這個筍,兩人坐在竹林裡聊天。
“三郎,這筍送給你,你得幫我個忙。”趙四娘望著張超道。
那天張超也沒空跟趙四娘細說,今天趙四娘主動約張超在這見面,張超想了想倒也沒拒絕。倒不是他貪圖趙四娘美色什麼的,其實趙四娘也沒啥美色,長的挺普通的一個姑娘,有幾分英氣。
張超只是覺得上次買趙家的地,對趙家還是有點點虧欠的。若是能夠幫的上忙的地方,他也不介意幫一把。有的時候,幫別人,也是在幫自己。
“你家現在到底啥情況,你仔細說說。”
趙四娘拍著手上的泥,有些無奈的嘆氣。
說來說去還是糧食的事情,趙家囤的那些糧一直是個定時炸彈。上次賣了個莊子還了五千多貫的驢打滾,算是解了勒脖子上的繩。但趙家也不是就安穩了,他們家之前還找人週轉了不少的錢買糧呢,雖然這些週轉要好的多,拆借的利息較低,但要是到期還不上也麻煩,都是拿了田莊商鋪做抵押的,還不上錢,別人就得收鋪子田莊。
趙四娘一直堅信河北的戰事會打上一兩年,判斷的條件就是之前唐軍連戰連敗,號稱名將的李藝李世績都先後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