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他還真沒有考慮過,為什麼要招降,劉黑闥與高雅賢等一竇建德餘黨,犯上作亂,大行不逆,這種人,抄家滅族都死不足惜,為何還要招降他。
“劉黑闥絕不可饒!”李世民恨聲道。“必生擒送往長安,斬於鬧市縣首於城門而示眾!”
張超咂咂嘴,“殿下,招降城中叛軍和斬殺劉黑闥也並不相違背啊。”
在張超看來,這個時候,叛軍孤立無援,成為困獸。若是唐軍逼的緊,那他們必然決死一戰,漁死網破,做困獸之鬥。
兵法也有云,圍三闕一。圍三闕一,最利害的就是瓦解敵方鬥志,也還可以在缺口處再設伏張網。
現在唐軍只需要派個使者入城,宣佈招降城中叛軍,只要他們肯降,那朝廷就赦免他們。不管如何,這個招降令一出,肯定會分化瓦解城中的軍心。
並不是所有人跟著劉黑闥起兵真的是為竇建德報仇的,就算他們有些人當初真的是為竇建德鳴不平,但到了此時,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看淡生死,堅持到底呢?
叛軍也是人,他們也有家人,也有妻小,沒有人願意死。
唐軍現在勝券在握,完全佔據著主動和優勢,想圍就圍想打就打,叛軍根本沒有希望。一封招降信,說能讓叛軍的軍心士氣一洩到底。
就算劉黑闥憑著威望或武力能暫時控制住叛軍,但光靠高壓是壓不住的。
若是叛軍真願降,那就更好了。到時可以遣散普通的叛軍士卒,但把劉黑闥等叛軍的骨幹控制起來。
可以先不殺,關起來,等把河北民心安定好了,等大唐把河北完全掌控了,那個時候,劉黑闥等人還不是想殺就殺想放就放,就算再放了,他們也不可能再翻起浪花來了。
反正不管成不成,一封招降信一個使者,又不花什麼本錢。
李世民聽了後沉默了一會。
“你說的也對,成與不成,對我軍而言都沒損失,但卻起碼能瓦解叛軍軍心,降低他們士氣。”
李世民望著張超,“你菜做的不錯,這嘴也挺能說的,我看,不如就派你為招降使者,由你去一趟洺州城,代本王勸降劉黑闥等叛軍。”
一聽這話,張超嚇尿了。
他臉都一下子嚇白了,一直以來,他都在避免著冒險。連平時在軍營裡,晚上睡覺都得穿著絹甲。不是特別安全,絕不會輕易出營房。
可是現在,李世民居然要他孤身入虎穴,去做招降使者。
我的個天啊,我辛辛苦苦給你做了這麼一大桌子菜,你就是這樣報答我的?
李世民,真沒想到你是這樣的人,我看錯你了。
張超這時,真想把那盆乾燒魚子魚泡裡紅紅的紅湯,端起來直接從李世民頭頂淋到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