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生意,也不如買地收租然後放貸啊。
四千多匹絹裝了四輛大車,老牛大牛二牛父子三今天也過來趕車。
張超去了幾家店鋪轉轉,生意都還不錯,已經十分穩定了,有了固定的客流,回頭客很多。
長安城的五家店位置都很好,一家在繁華的西市,做生意的商賈,買貨的百姓,張超家的餅行,每天都排著隊。
張家餅行已經不僅是賣餅了,事實上,現在老鐵槍餅行每天供應的各種麵點都是有數的,因為利潤原因,饃饃窩窩饅頭等數量減少了供應,肉包子油條等也沒再增加供應。
如今店裡增加了熟食攤位,這個是賣的最火的,雖然不如包子那些量大,但面向的都是商人和一些富人,因此利潤還是很高的。
要不是包子饅頭每天也還能給張超帶來幾萬的利潤,同時又還給村民們一個賺錢的機會,他早就停掉這個專案了。
檢視了下賬目,都沒什麼問題,張超把店裡的銅錢收走。
店裡生意,都是小額現金流,收進來的都是銅錢,一箱箱的堆在那裡,全都串好了。張超收錢都不會去點,直接拿稱稱,每貫是六斤四兩,按重量算。
馬周向張超提議過,長安除了皇宮所在的北面外,其它三面各有三門,現在張家只在四座城門外建了鋪子,完全可以在其它五門也建鋪子。
這個提議不錯,但自張超別出心裁的在城門外搭了鋪子以來,已經有許多聰明的人有樣學樣,迅速的也跟風了。
現在長安城,各個城門幾百步外,都已經搭起了一批鋪子。
因為天下漸一統,長安也已經不再有戰事威脅,城門外的商鋪也沒有必要再拆除,倒是就這樣的保留了下來。
只是官府設下了一條紅線,距城門城牆二百步內不得搭建屋棚。出了這個距離,隨意,衙門會來登記並定期收錢,其餘的就不管了。
那些新建的鋪子,既有賣粥賣茶也有賣酒賣菜的,現在已經不如當初那樣好條件了。張超也無意再投資去建鋪子,不過他倒是讓施工隊到這邊招攬了不少修建鋪子的生意,也算是趁機分了一杯羹。
拉著幾匹絹回到村裡,張超沒有歇息的又去了趙家莊。
趙員外在家,笑著把張家迎進客廳。
“上次三郎來,我正好不在家,倒是怠慢了。”
趙員外一邊給張超倒茶,一邊笑道。
“嗯,那次是四娘招待的,很周動。”
沒有見到趙四娘,張超反而有點隱隱的失落,跟趙四娘見過兩次後,他心裡還是蠻欣賞這個女子的。來的路上,他還有些期待再次見到她,並與她聊天呢。
沒有見到趙四娘,張超便沒什麼興趣多呆了。他開門見山提出要買批糧,張家溝作坊現在有員工和學徒五百多人,平日裡的吃飯糧食是早有采購的,今天張超過來,要買給員工們發薪水的糧食。
因為早說好是發糧食,這第一次發薪,需要不少。
正式員工標準月薪是六鬥糧,而學徒標準薪是一月兩鬥半,不過還得算上管理們的薪水,以及給他們全勤獎、績效獎等。
本來張超是跟大家說好正式員工月結,學徒年結。不過想了想,大家也挺辛苦的,如果都一月一發薪水,估計大家幹活能更勤快些。
“五百石粟嗎,沒有問題的。三郎不需要親自來一趟,派人來打個招呼我就讓人送去。”
“上次臨時採買五百石粟米,當時談的是九五折,我希望這次也能拿到這個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