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打了一輩子仗,最高也才做到校尉,現在才是隊正。可人家頭次參戰,直接就是正七品。
若是張超也能享受這樣的待遇,他估計會考慮下去河北一趟。可他只是九品子,按制只能補個帳內。帳內是什麼,一個大將的親兵護衛而已。
程處默第一次參戰,就能當個中校團長,他去當兵,只能當個中士警衛員,他才不幹。
三個傢伙就是故意來得瑟的,名為告別,實為顯擺。
等在張家吃了頓辭行飯後,三人騎著馬穿著那身騷包的鎧甲走了。
秦敢和崔琰接著又來了。
秦敢是秦瓊的部曲家將,這次自然得隨徵,而崔琰是個旅帥,這次也在受徵之列。
“我過幾天就走了,萬一我回不來,希望你能照顧好十三娘,若是你敢虧待她,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的。”崔琰喝了兩杯酒後,開始胡言亂語。
“五郎你喝多了,我還等著你回來喝喜酒祝福我們呢。至於十三娘,你放心,你不說這話,我也會好好待她的。”
“那就好,是男人就記得你今天說過的話,說話要算話。”
崔琰醉著回去的,在張家說了不少醉話。但說來說去就那麼一個意思,他要沙場立功,掙功勳富貴。
若是以往,張超可能不明白為什麼崔家的公子會這麼想上戰場。
但現在,張超對唐朝社會風俗也瞭解了許多,他知道崔琰在崔家很沒地位,婢女生的奸生子,又碰上一個苛刻的嫡母,他到現在連崔家的族譜都還沒進去過。
在崔家,崔琰的地位十分尷尬,說主人不是主人,下人不是下人的。崔琰一個士族子弟,跑來從軍,那也是有苦衷的。
一步步到了旅帥,但在崔家依然沒有地位。
要想出人投地,靠崔家是沒用的,崔家的家業他一文錢都分不到。崔琰只能靠自己,也唯有從軍征戰是能最快得到功勳的。
喝醉的時候,崔琰跟張超談了許多崔家的事情。
張超也對崔家有了更深的瞭解。
崔家,或者說崔善福家只是整個清河崔氏的一小部份。
大唐的崔氏,有兩大家,一是清河崔一是博陵崔。據說很久以前那是一家,但如今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家。
兩家都算是千年世家,發展到如今,不斷的開枝散葉,博陵崔有四房,而清河崔有八房。
這八房,就等於是清河崔氏分成了八大分支。
崔善福屬於清河崔八房之中的鄭州房,鄭州房從清河崔氏中分出來已經有好幾代近百年了,從北齊到如今,也是開枝散葉。
鄭州房裡又分成了五房。
崔愷,後魏平東府諮議參軍。生蔚,自宋奔後魏,為郢州刺史,居滎陽,號鄭州崔氏。生暹、幼。幼字季陽,後魏時崔幼任永昌郡守,生子五,彥珍、景茂、彥章、彥穆、彥升。
其中崔彥珍女嫁西魏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獨孤信生七女,有三個是皇后,一個是長女嫁北周明帝,諡號明敬皇后。一個是七嫁獨孤伽羅嫁隋文帝楊堅,諡文獻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