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馬祥麟,渾河大戰得了趙子龍的名頭,可人家更願意叫自己是小馬超,馬超的後人嘛,也是萬人敵。
這位馬萬年就更了不得了,才十八歲,劉文秀聽說他跟孫可望打之前,還把自己的槍給了人家,赤手空拳都把拿著兵刃的孫可望給打跪了。
孫可望要說是大西軍第一猛將,幾乎沒人反對,當然了,李定國表示並不答應,李定國一直和孫可望不對付,就是因為倆人一直憋著勁兒。
劉文秀則是跟李定國交好,他們倆其實都不喜歡張獻忠和孫可望那一套,只是迫不得已罷了。如今八大王已成了歷史,他們自然想要棄暗投明。而且這個馬萬年太讓劉文秀忌憚了,秦翼明的老成謀國他也看在眼裡,這次追擊戰他運用相同兵力從頭到尾都一直把孫可望吃的死死的。
當然還有沐天波,一柄流星錘殺入數萬大軍之中,把孫可望追得屁滾尿流,這些個將領才真正代表著大明的底蘊。
劉文秀從前也見過大明的強大,盧象升,洪承疇,曹文詔曹變蛟叔侄,孫傳庭,如果沒有崇禎皇帝幫倒忙這些位大明俊傑他們起義軍幾乎一個都打不過。
可那些悍將畢竟都代表著大明的歷史,面前這三位才是大明的未來。
四個人見面,相互客套寒暄了一番,劉文秀馬上就解釋了一下,為什麼守著廣南城不讓孫可望進城,更不放他過去就已經是極限了。
畢竟他和孫可望在名義上還是義兄義弟的關係,他不幫著秦翼明打,可心裡還是傾向明軍的,而且他的麾下也是大西軍舊部,如果他與孫可望兵戎相向,軍心是不允許的。
還有他還嚴正宣告瞭一點,便是他以及李定國的軍中,都沒有婆子營,而且也從沒擺過什麼陰門陣。
包括死去的艾能奇,也是愛惜人才,不濫殺無辜的。
可不是愛惜人才嗎,艾能奇還試圖招攬過王朝聘王夫之父子呢,結果害得王夫之刺面斷臂,當然了,若不是艾能奇愛才,也不會輕易放過王夫之。
這件事因為王夫之曾跟高比正親口說過。高必正和王夫之關係很好,而同時還和秦翼明等人關係也都不錯,高必正講過這件事,秦翼明和馬萬年也知道。
劉文秀是在澄清大西軍的名譽,否則他無需替李定國甚至已經戰死了的艾能奇也解釋一番,他這是要在大明朝廷里長待呀!
不過對於這件事,秦翼明也是支援的,湖廣資江、廣西平樂的兩場大戰已經傳過來了,都是皇上帶著李定國和郝永忠打的。
無論是大西軍,還是大順軍,只要真心歸順,壯大的都會是大明的防禦力量。
秦翼明與劉文秀說了許多話,隱晦表示劉文秀的解釋他深信不疑。
最後他還邀請劉文秀與他的御林軍還有沐天波的三千沐家軍一同還朝,這是秦翼明的老謀深算,他要把劉文秀看起來,沒想到劉文秀很爽快的便答應了。
於是御林軍儘快打掃好戰場,由馬萬年作為先鋒,秦翼明居中,隨後是劉文秀的大西軍,沐天波斷後,議定好了之後,大軍便要開拔還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