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殘明霸業>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戰竇莊張鳳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戰竇莊張鳳儀 (1 / 3)

遼陽城破後,張銓被俘,見到努爾哈赤後立而不跪,還搶了一把劍放在自己的脖頸做好隨時自刎的準備。

努爾哈赤也覺著這個遼東巡按雖然是個文官,卻也是一個奇人。

為了誘使他投降以便安撫遼陽百姓,便又壓著他回到了遼陽官署。

城中百姓聚集起來,都像後金軍提出要求,要他們不要讓張使君自殺。

而張銓在對百姓說了最後一句話:“你們都是好百姓。”而後便整理衣冠,朝京師方向三拜九叩,之後便慷慨自刎而死。

張銓生前頗具官聲,他的殉國令遼陽百姓非常痛心。

殉國後,張銓被朝廷追贈為兵部尚書,諡號忠烈。

張銓殉國後,張鳳儀的祖父,萬曆泰昌年間的太僕寺少卿張五典決定辭官隱退,朝廷加升他為兵部尚書允許他退休。

然而張五典退休可不是為了避世,更不是因為兒子的殉國從此變得心灰意冷。

他是要為國朝做一番大事的。

張家雖出了數位文官,卻無論男女都是文武兼備的全才。

張五典本人呢,更是精通兵略且猶善測繪。

遼陽城破,遼東危矣,廟堂之上是一陣不甘和憋悶,於是便醞釀了接下來的反攻瀋陽城。

而張五典則看到了大明灰敗的未來,於是他想用自己的方式為大明做些什麼。

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是因為張家祖祖輩輩還有一個任務他必須繼承下來。

張家全族其實都是守墓人,而且已經做了幾百年了。

世道即將大亂,張五典回到祖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還是要做好守墓人的角色。

守墓是張家世代的本分,張五典沒有忘記,可做回守墓人並不代表他只是一個守墓人。

這話可能有些囉嗦和拗口,先說時值崇禎三年,陝西的起義軍領袖王嘉胤已經從陝西打到了山西境內。

說起王嘉胤這個名字,或許沒有後來的李自成、張獻忠名頭那麼響亮,但這個人卻堪稱是他倆在造反這個行業裡的祖師爺。

瞭解明末起義的都知道起義軍有三十六營十三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