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不然呢,敵人茹毛飲血與我等無關,而野蠻的敵人會對我們燒殺搶掠呀。也有人認為他們踐踏大明土地讓得王化終成泡影也與他們無關,我們明哲保身貪生怕死所以我們一味退敗,可再退一步就只有粉身碎骨了。
也許還有人要說,再退一步,你這個皇帝肯定會死,我們未必會死,我們還可以投降的,就像那些已經向韃擄卑躬屈膝的大人們一樣,等到大家都投降了,所有人終會重回到安寧的生活。
投降後真的會安寧嗎?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人群譁然,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可從前似乎很少有人真正用心想過。
“如果我們全都放下刀槍,便將眼睜睜看著那些征服了我們的敵人任意擄掠我們的妻女去淫樂,肆意搶奪我們的所有拿去揮霍。
我們辛苦一生的積蓄,我們珍之重之的親人,被敵人奪走後會怎麼樣?
我們成為亡國奴,被敵人當做畜生一樣對待,與死了又有何區別?”
激動的口號一浪高過一浪,天浪的話並沒有什麼高談闊論,他的話只是說出了將士們自己的心聲,沒有喜歡打敗仗計程車兵,尤其湖廣之戰,五十萬人馬敗給四五萬人,簡直太窩囊了。
“朕相信,之所以那麼多人都投降了而你們還沒有放下武器是因你們還想守護住你們的土地和家人,你們不想做亡國奴。
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我們從此要信任身邊的袍澤,也做到讓袍澤信任自己,這是最重要的。”
將士們的眼神有些奇怪,不理解為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
“你們有沒有想過數萬敵人如何擊潰了我五十萬大軍?便是他們在衝鋒的時候我們在逃跑,而且我們在作戰的時候想的不是同敵人拼命,而是時刻擔心著自己身邊的袍澤會偷偷溜掉。”
“如此只要有一個人逃跑了,其餘人便會全部逃散,這樣的仗我們人數再多又怎麼可能取勝?”
“故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學會彼此間的信任,而後......
而後的戰爭便簡單了,要麼戰勝要麼戰死,就和我們正在祭奠的英烈們一樣。
誠然,時至今日,我們再想扭轉頹勢收復疆土保護住家人已經非常艱難了,然而那又如何?勝利本來便是很苛刻的一件事。
獲得勝利不止需要將士們的勇氣和信心,可若我們連勇氣和信心都喪失了就只有死路一條。
將士們,兒郎們,國家之難,未嘗不是男兒建功之際。
接下來,朕將永遠信任你們,與諸君一同死守全州,朕若在,這座城池便在,若有人不敢一戰可以立刻走,朕不會強留,畢竟唯有人心齊方能退強敵。
湖廣之戰,我軍五十萬人馬,為何會被區區幾萬清軍擊敗?便是因我們中有許多未戰先逃的懦夫,這樣計程車兵不該成為士兵,這樣的將軍也不配作為將軍,這樣的皇帝,更該死,朕是不準備走了,所以趁著現在敵人尚未到來,膽小的還是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