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書院,是青玄帝國最高等的文化學府。其來歷已不可考。在家族林立的時代就已經存在,青玄帝國成立後,保持著其特有的獨立性。
據傳說,聖賢書院最早是由一群不願摻和戰爭的武者組織而成,他們為了和平而宣揚自己的學說。久而久之,加入其中的人越來越多,最終形成極具規模的聖賢書院。
倘若是第一次來聖賢書院的人,都會驚訝的發現,聖賢書院不存在城牆,更沒有大門。準確的來說他像個城中城。聖賢書院的四周是寬闊獨特的人工河流,將其包裹其中,宛若一座陸地上的小島。
河兩岸是四季常青的芳草地,河上有許多座形態各異的拱橋。經過拱橋時,能看到有許多小舟從橋下經過,上面坐著三五個年輕的學子,談天說地。
聖賢書院宣揚有教無類,所以不管是貴族子弟還是平民學子,在這裡都會被一視同仁。偶爾會遇見幾個年輕人,你以為他們是新入院的學生,其實是這裡的老師。
這裡的老師每一個都不容小覷。他們不但有著驚人的才華和學問,而且每個人的修為都在尊師境。在聖賢學院的教師隊伍中,武道和學問同樣重要。所以能成為這裡的一名老師,都是天才中的天才人物。
很多宣告不顯的強者都出自聖賢書院。
聖賢書院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最關鍵的是這裡是最自由的淨土。在這裡你不需要為生存而憂愁,也不需要為前程而煩擾,只要專心選一門自己熱愛的學業,並堅持下去,一定能有所收穫。
蕭澈獨自在書院中散步,他發現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和四周的相城相比,是如此純淨。這讓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議。聖賢書院的老師們沒有功利之心。不然他們也不會甘心在此平平常常的做個老師。
以他們每個人的能力,放到外邊都會是權貴豪門的座上賓,而且能輕而易舉的獲得許多的財富,他們卻甘願在這裡過著如同常人的日子。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心中有著只有自己能夠明白的理想。
一位撐著柺杖的老人正慵懶的坐在草地旁的石椅上。蕭澈在他身邊不遠處的草地上坐了下來,曬著太陽。蕭澈很少有這樣的時刻,這讓他的心境在不知不覺間,悄悄發生了他並未覺察的些許細微的變化。
蕭澈很享受這樣的感覺。
聖賢書院晚間是不許外人逗留的。這也是為了書院的學子們不被打擾。
連續幾天,做完基本的修煉,蕭澈便是會來到聖賢書院的草地上有時坐著,有時躺著。他用心在感受這從前從未感受到的源自心底的舒適。在這裡,蕭澈彷彿能放下一切,安然自在。
這幾日下來,那位撐著柺杖的老人一直都在,幾天下來兩人也是熟悉起來。
“老先生,您來的早呀。”兩人熟悉起來之後,蕭澈每天都主動和老人打著招呼。
“小夥子,今天又來啦。”老人也是樂呵呵的和蕭澈交談。
“是呀,老先生。”這幾日蕭澈和老人的交流並不多,可卻感覺到萬分親切。兩人都在曬著太陽,雖沒有太多語言,卻好像都能讀懂彼此。可能在心裡,蕭澈把老人當成蕭爺爺了吧。
這幾天老人能感受到蕭澈的那份真誠,這樣有著赤子之心的人當真是少見。
人們初生之時,內心純淨,一塵不染,然而隨著一天天長大,成長環境讓人變得越來越複雜。然而有這樣一種人,他們雖然成長的環境不同,但他們率性自然,行事灑脫,保持著初心。蕭澈就是這樣的人。
聖賢書院的公共課程是允許外人旁聽的。這幾日蕭澈也當了一次學生。蕭澈是沒有經過系統的學業的,他的知識全在於他從小行醫遊歷四方的經歷以及他聰慧的頭腦。他得到了森羅永珍之後,每日都保持著相當的閱讀。這讓他的頭腦越來越充實。
《森羅永珍》無所不包,無所不有,它儲備著世間全部的知識和資訊。這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人們對《森羅永珍》的認知就僅僅如此。然而蕭澈隱約感覺到,這並非是它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