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十點。
蘇祈早早的起床。
隨便收拾一下就打算出門了。
畢竟又不是去相親。
推門而出。
他走在那條依舊沒有修好排水系統的巷子路邊。
再次看見那位拾荒的老頭。
只是這次,老頭顯然像有什麼心事,傻愣愣的看著天空出神,並沒有在意蘇祈。
蘇祈也不打算去詢問對方遇到了什麼事。
他的承諾就在那裡。
溺水者會抓住任何一根能夠掙扎的稻草,除非處境還沒有那麼糟糕。
現實就是如此,事情的起因不過是因為他玩笑開過了而心生內疚。
消除內疚的方法有很多。
有些人會把五塊錢還回去。
有些人會給更多,一百,幾百,甚至幾千去試圖改善老人的生活。
甚至很多人會覺得那種給出幾百上千的人,比他蘇祈更有善心,更會做人,老人能活得更好。
他無所謂啊。
隨便別人怎麼看。
反正他蘇祈覺得,絕大多時候都是錢好拿,事難辦。
他收下老人的五塊錢,等於他收下老人的這份善意。
同樣他的承諾就是對善意的回贈。
你請我吃飯,我幫你辦事。
而不是什麼處境下層者對掙扎在底層者的那種憐憫。
走出小巷,順手用手機打了輛車。
接單倒是挺快,就是車子離得有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