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輕咳了一聲,端著食物就進了屋。
少年聞聲順手一撈轉身就把女娃娃抱到了椅子上。
別看是在寺裡,少年的屋子雖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主榻、次榻、書房、餐桌、搖椅一一俱全。
看似簡樸,但識貨的人便能發現傢俱所用的木材都是當今少見的紫檀木,有安神醒腦的作用。
雖然不是複雜的雕刻,但低調又不失穩重,很適合寺裡修行之人。
少年身上淡淡的墨香也能看出是位熱愛筆墨之人。
寺中之人對他的突然到來期初也有感到過困惑,但因為是方丈親自帶回來的有緣人,又對其極為上心。
都說是方丈化緣時遇見的,父母皆慘遭土匪所殺,官兵趕到時只剩他與身邊小廝二人藏在馬車下才倖免於此。
少年家中是江南地帶的商家,家中也算富裕,父母雙亡再無其他至親之人。
少年也便不願在回去,也不願隨官府而去,正好方丈見此少年頗有修道之緣,命數又相符。
少年也因此家中變故,深受打擊,看淡世道,不想以仇恨了結此生。
故而就跟著方丈走了,方丈也想為此度化仇恨,因而收其為弟子,賜法號為忘塵。
忘塵,忘卻天下凡塵事,也算是個不錯的法號,就這樣少年和他的小廝就被方丈帶了回來。
反正寺裡都是這麼傳的,都是出家人,清心寡慾不過問塵世。
再加上是方丈自己帶回來的人。大家雖有疑問但也沒有人去過多追問。
寺裡基本上都是聽從方丈的安排。
從此寺裡便多了一位法號為忘塵的風姿卓越的小和尚。
沒有人知道他到底姓甚名誰,也就更不會有人深究他身邊帶的小廝合不合規矩了。
只知寺裡北邊竹林處的一個小偏院子裡住這個俊美無雙的小和尚,平時很少出來。
寺裡都是一堆和尚,男人嘛,也就少有議論了。
少年忘塵已經把女娃娃抱到了餐桌前,看到了桌上的一晚熱湯和饃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