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問你,你為何擅自出府?”
皇帝坐在龍椅上,看著底下跪著的太子。
太子俯身,帶著哭腔道:“父皇,兒臣想念皇祖母了,兒臣在府中閉門思過這些日子,日日都在懺悔自己的過失。”
聽他這麼說,皇帝表情有些鬆動了。畢竟還是自己的親兒子,他也願意相信兒子是個本性純良的人,只是一時受了賤人蠱惑才會做下錯事。
“哦?那你說說,你都反思什麼了?”
“兒臣自知犯下大錯,唯有親自割血,日夜在佛祖面前抄寫佛經,今日實在是思念父皇,思念皇祖母,兒臣才帶著這血經入宮,打算找個地方供上,為皇祖母和父皇祈福。”
“血經?”
皇帝一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這兒子竟然真的會割血抄經?
見他不信,帝澈軒忙把袖子擼起來,給皇帝看上頭還未癒合完全的傷口。
只見太子那從小金尊玉貴養出來的一身細皮嫩肉上,赫然有幾道彎彎曲曲的醜陋疤痕,泛著新鮮的粉紅色,可以看出來是新傷。
皇帝說歸說,雖然恨這個兒子不懂事,但真看到他手上,終歸還是心疼的。
“好了好了,你快起來。”
他招手把太子喚到身邊來,嘴上訓斥著:
“你貴為太子,不該這麼不愛惜自己的身體,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這樣糟踐自己,我跟你皇祖母一樣不會開心。”
雖然嘴上這麼說,可是大家都看得出來,皇帝這是心軟了。
大家互相對視,批次心照不宣了一個事實。
太子馬上就要翻身了。
果然,皇帝說了一通,最終拿著太子遞給他的血經翻看了幾頁,點頭道:
“不錯,抄寫的很是用心,朕看你這回是真心改錯。罷了,你也不必禁足了,以後好好勉勵自己。”
太子一臉痛改前非之狀,低頭稱是。
父子二人便又和和氣氣的談論了一番。
“你瞧今日之事,是誰在背後搗鬼i?”
太子眉心一跳,“依兒臣看,前面暗害我永祿妹妹之事,想必是那刺客所為。”
“哦?”
皇帝挑眉,眼中情緒複雜,“那你倒是說說,那刺客為何要衝著永祿公主去?”
太子侃侃而談:“一是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永祿妹妹一旦受傷,大家必然都去關照她,他們再想神不知鬼不覺的溜進來,也就簡單的多。”
皇帝聞言,點了點頭,“這話有理。”
太子受到了肯定,繼續說:“另外,他們加害永祿,應該也是為了調開端王世子。端王世子武功高強,有他護駕,這些刺客想必也都很難以得逞,可若是永祿受傷,端王世子一定是
守在永祿身邊不會在馬場上,他們得手的機率也就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