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狗日的,真他孃的好算計,充箇中間商,啥事不幹,就淨分三成利?這是拿他當傻子啊?
是,常東承認,房產銷售也是重要一環。
很多房產商,房子造出來了,卻賣不出去。
問題是,現在是什麼時候?正是房價如日中天之時啊!
尤其是17年的房價大漲,令政策對一二線房產進行調控,使得資金瘋狂流向三四線城市,將毫無工業基礎三四線房產抄得過萬的比比皆是!
因此18年房價,根本不會跌。
18年是個很重要的一年不假,這一年會迎來兩朝經濟之爭,在一般人看來,應該會重挫房價。
然而作為重生者的常東卻知道,18年房價將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哪怕大環境不好,哪怕政策頻出,哪怕銷售下滑,也僅僅只有八個一二線城市出現小幅下跌,其他城市依舊堅挺!
上漲超過10%的更是比比皆是!
為什麼?那是那句話,持續通脹保銀行,已然是長久之策,尤其是存準率充沛的情況下。
因此常東手裡的房子,根本不愁賣,捂在手裡,就是資產,而非負債。
另外,姜眾話裡話外的意思,也讓常東很不舒服。
姜眾的意思很明顯,想做炒房客,將房子炒起來!
說實話,將房價炒起來,對常東,對臨江,對銀行,都有好處。
首先,房子賣出高價,常東肯定多賺錢,這無需多言。
房子值錢,地皮就值錢,臨江自然獲利,如此更別提拉動的GDP。
開發房子是個極佔資金的商業活動,沒有哪個房產商是完全自掏腰包,可以說所有的房產商都是透過“空手套白狼”完成這個過程,區別只是貸多貸少的問題。
因此房子值錢,銀行才好兩頭吃油水,開放商是一波,房貸又是一波。
如此一算,合著一舉四得啊?
但這個世界上,哪有真正的雙贏?
有人吃肉有人喝湯,這肉和湯總不是憑空變出來的吧?所以這一切苦果就壓在了普羅老百姓身上。
臨江是常東的家鄉,在其他地方,常東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但在臨江他做不到。
他也犯不著,為了這點蠅頭小利,噁心家鄉人。
“姜總盛情我心領了,只是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臨江這邊,一時半會我是不打算有大動作啦!”
常東心中憤怒,但表面還是委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