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符籙學中,主要分為靈籙和雲篆兩種。
靈籙,顧名思義,用靈能凝聚而出的符籙。
優點是無形無蹤,收納自如,十分適合靈類生物,卻對人類不太友善。
因為靈體閉合的人類,靈殼既是保護,也是約束。
靈能散不出來,更別提操控凝聚,因此對人類方士來說,極難煉製,需要特殊法門。
一般方士只會凝練那麼幾枚靈籙,時時溫養,在關鍵時刻用出來。
常東此時凝聚而出,就是為了在需要時“瞬發”。
正因為靈籙對人類方士不夠友善,所以方士創造出了“雲篆”。
或者說,雲篆,才是靈籙的老祖宗。
這裡面有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味道。
雲篆,又名雲書,篆書如雲也!
透過在特殊載體上篆刻符籙,以火啟用的特殊手段。
曹浮給常東開眼的手段,正是雲篆符籙。
提起雲篆,又分為兩個分支。
一,外神之道。
這個分支在篆刻符籙之前,需要淨身沐浴,祭拜供奉祖師,在特殊祭壇、案几上篆刻符籙,祈求祖師賜予力量。
此道優點是,凡人就可以篆刻,只要步驟到位,心誠自靈!
因為此符籙力量來自於供奉之靈!
其原理很簡單:供奉產生靈,並汙染靈,最終將靈徹底改造成為信仰中的祖師或神靈,其自然會因為儀式的正確,賦予符籙力量。
此道優點很多,除了凡人可以篆刻之外,完全可以調教出一批靈,成為奶牛,批次生產。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需要長久香火,以供所需。
另外,符籙篆刻也極為複雜。
符頭、主事神佛、符腹、符腳、符膽,缺一不可。
尤其是符頭,負責溝通靈類,篆刻尤其得精準。
因此即便能批次生產,其實產能也相當有限,因為能畫符的人很少。
相對比來說,雲篆第二分支就簡單多了。
這第二分支,稱為:本靈之道。
同樣也是在特殊載體上篆刻符籙,區別是其力量來自自身,因此對符籙篆刻需求就少了很多。
其中,符頭、主食神佛這兩個步驟直接可以捨去,只需要注重符腹、符腳、符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