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 第445章 宣李肇上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5章 宣李肇上朝 (1 / 2)

長安鄉出產糧食,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最先的時候,百姓認為長安鄉的糧食畝產之所以那麼高,靠的是良種,於是個個搶購良種,開始畝產的確很高,糧食一下子充裕了起來。

但後來慢慢發現,隨著每一季良種的播種下去,產量越來越低,到最後竟產量稀少,比不上原始的糧種。

當時的李基農也發現了這點,便向李肇建議擴大生產,並且不再向外出售第一批良種,為的是讓長安鄉獨利。

能賺錢,李肇自然不會放過,遂同意叔父建議,大肆從商店裡購買第一手良種,然後擴大生產,皇帝所賜之地用完後,他們還以租賃形式向外租賃。

經過這些年發展,長安鄉及周邊成為了一大糧倉,幾乎和巴蜀之地可以媲美。

可見長安鄉糧食產量之高。

正是因為如此,遂,長安鄉的糧食市場幾乎霸佔了整個咸陽,也就是說咸陽的口糧皆掌握在長安鄉的手裡。

自然,當時皇帝也是發現這點的,他不能讓李肇一家託大,便讓巴蜀糧食入駐咸陽,即使如此,巴蜀之地糧食也無法和長安鄉抗衡,李肇卻沒有將之打壓的意思,讓之維持在一個平衡的度上。

為了糧食在六國之地佔領市場,李肇還讓高富貴在各處租賃田地種糧,到目前為止已經佔領很大分量。

而且這個趨勢在不斷擴大,原因無他,便是長安鄉良種產量高,在同樣投入的情況下,長安鄉佔據巨大優勢,巴蜀之地甚至其他地方糧區想和之競爭那就顯得捉襟見袖了。

這就是良種的優勢。

這不,當李肇讓管家停止所有商業活動後,坊市上的糧食迅速減少,自然糧價開始飆升,一些糧商看到糧價每日都在上漲,誰還出售手中的糧,要麼高價出售,要麼囤積,這更加讓坊市上出現糧食的短缺,糧價飆升得更快。

才導致民怨四起。

治粟內史剛說完,卻有一人站了出來,正是掌京畿警衛的中尉,中尉本和糧價沒有直接關係,他卻要稟言,著實令大家奇怪。

“公子,切不可讓李肇出手,據臣查得,此次禍亂咸陽的正是李肇。”

此話出,滿場寂靜,皆豎起耳朵看中尉是如何說的。

李肇禍亂咸陽,貌似談不上,因為李肇人在那裡都不知道,又如何禍亂,就算禍亂也得有個動靜呀!

“臣秘密調查所知,其暗中讓商行停止糧食供給,導致坊市糧食欠缺,才有商賈屯糧,他是罪魁禍首,臣建議立刻擒下李肇,沒收商行,咸陽危機自然能化解。”

哦!

胡亥聽之,眼前一亮,沒收商行?這個建議好啊!現時的商行已經成為了大秦的巨無霸,誰得之,誰就能穩固天下,他可是皇儲,將來要穩固皇位,就得靠龐大財力,而如得到商行,何愁不穩固?

這個建議顯然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而且他也很恨李肇,當初要不是李肇從中作梗,他又怎會和趙高竄通在一起篡改遺詔,又怎會被父皇責罰,幽禁宮中不得自由呢?

幽禁這些時日裡,他受夠了折磨,而對李肇的恨也日漸加深。

而且助他奪嫡成功的那人說李肇必須要除掉,此刻看來,機會到了。

“此獠竟然如此可惡,虧父皇還那麼寵信他,可恨,準了,準了,中尉你立刻命人將之擒下,並沒收商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