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竟還是如此之物,怪哉!”
蒙毅和尚新嘖嘖稱奇。
“還有這電燈泡,是何物所造,竟也能發光?”
大家將目光投向李肇。
李肇苦笑,不知如何回答,這裡面涉及到物理知識很多,對於大秦人來說,就是陌生的領域,當然,如果在學堂裡學一段時間,還是能懂的,可惜這些人沒有想法入學堂。
“這個,這個”
這個時期鎢還未被發現,人們沒有這個概念,想解釋很難吶!
“乃里面的狀似鐵一樣的東西發光而至。”
1781年瑞典化學家發現了鎢,才有後來的電燈,電燈的發光源於電流透過鎢絲而發熱,當溫度達到一定程度便會發光,這個解釋太過超前,他只能簡單地解釋。
“鐵一樣的東西發光?難道鐵也可以發光?”
蒙毅撓著腦袋,疑惑重重。
冶鐵他還是瞭解的,需將鐵燒至很紅才能捶打,但並沒有像電燈泡般亮堂,甚至比不上油燈或燭火。
“並不是鐵,而是一種叫鎢的金屬,反正這東西很難得,你們應該沒有見過,當然,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加入我長安鄉學堂,是會學到的。”
自從學堂搬至上林苑後,他再次細分,將製造學堂分成研究和實操兩部分,這也是為了自己不那麼辛苦。
研究方面得到的人才一可以當老師傳授知識,二可繼續研究,憑這些人對知識的執著,說不能能出一些能人,發明出前世也沒有的東西。
當然這只是他的奢想,最主要還是分擔一下他的教學任務,或者讓他從其中脫離出來。
“學堂裡還能學到如此東西?我大秦之福呀!”嬴政聽著,一顆心亮堂了起來。
鎢能發光,還有電的出現等等皆是未知東西,如果在學堂裡能學到這些東西,那不是說大秦將會迎來大希望。
按照現在所看到的景象,如此電燈泡必是惠民之物,還是什麼電風扇,也必會受到莫大歡迎,而這些都是出自李肇之手,而學堂堂長是李肇,那不是說還有可能會有更多的東西能學,能應用於世?
這些東西如投入使用,那將會是多大的壯舉呀!
嬴政的心蠢蠢欲動了起來,眼前似乎展現出一副盛世畫面,而他卻是這盛世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