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議論紛紛,聲音雖不大,卻一句句地傳入到更多人的耳裡。
於是,有人不忿了,小聲反駁:“胡說八道,儒家想擊潰墨家,異想天開。”
“李堂長更不是故意吹捧.”自從長安鄉三大學堂合併後,李肇成為學堂之長,也就是現代所說的校長,便有了‘李堂長’之稱。
“而是真有大學問,汽轉球之理並非靜坐便能悟得,必須要精得事物要理,透過動手嘗試,才能湊效,這便是科技。”
說話之人並非別人,正是三子。
自從和二狗、蛋子進入長安鄉學堂後,他認真聽學,見識一下子見漲,知道什麼叫電,什麼叫蒸汽機,什麼叫機械之類。
其實,這是進入學堂初步階段所學,李肇的教學思路很簡單,便是先讓學子們瞭解什麼是科技,有什麼用處,便再深層次地講授。
殊不知,正是這種大概念的講解,一下子便吸引了三子三人。
三子瞭解到這些後,深嘆這個世界的神秘,竟還有如此之多無人得知的精妙,遂在休憩之日,聯絡舊友,說以長安鄉學堂的了不起。
今天,如此大的盛事,在閒暇之餘,舊友便將之拉了過來,一湊熱鬧,卻見有人詆譭堂長,便憤然出聲。
當然,這話他並沒有要大聲宣揚的意思,只是說給身邊舊友聽的,殊不知被耳尖的旁人聽了去。
立時,旁人氣憤不已。
他乃堂堂儒士,豈可讓人如此埋汰儒學,更不應該拿李肇那故意製造事端的小人來此大加誇耀。
“無知小兒,儒老都出山了,你還敢如此執迷不悟,看來你乃墨家人,欠揍。”
旁人作出惡狠狠的嘴臉,三子冷不防瞪了他一眼,卻也不理會,這樣的人他見得太多了,犯不著計較。
舊友早知三子進入長安鄉學堂,這些日來聽聞三子口中的長安鄉學堂重重精妙,早已好奇不已,此刻聽到‘科技’兩字,興趣更濃,卻也不理旁人罵咧,問:“事物要理?科技?何為科技?”
‘科技’兩字實在太新奇,深深吸引了他。
“這個嘛!”三子頓了頓,“其實我進入長安鄉學堂的時間尚短,還無法說得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汽轉球絕不是靜坐便能悟得,汽轉球乃冒氣所衝而致,不,應該是蒸氣”
在學堂裡,他懂得冒氣便是蒸氣,利用蒸氣可製造出蒸汽機,堂長說,蒸汽機的作用大了去,可用於拖車上,說是叫火車,可用於作坊上,大大提升作坊產量,人手還無需太多。
“利用蒸氣可製造出蒸汽機,蒸汽機加上馬車,可一次載數十人,還無需馬匹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