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李肇在忙其他事的時候並未放鬆對這裡的監查,他的一百軍被他利用到極致,不但要將送往北方的矯詔截下來,還要命人時刻注意張良的動向,更關注行宮的事兒。
趙高依仗著乃皇身邊侍臣,將周圍衛尉侍衛皆撤走,連侍人都調出,臣子想覲見更不可能。
當時的李肇就是這樣而無法和皇接觸。
這裡面要說沒有貓膩,無人相信。李斯作為丞相都沒有質問,自然一些臣子明哲保身,也不會過問。
但禁不住他們心中懷疑。
當然,李肇敢這樣做,也是為了自保。
沒辦法,只要趙高在沙丘之變中得逞,他必難以安身,只有孤注一擲,才有可能把握住這一生機。
當然,他急匆匆趕回來的目的一是為了阻止趙高,二更是為了搬兵,搬王賁之兵,秦始皇的旨意裡可是提到過可臨時調動三軍,王賁帶來的只有步兵,卻也有弩兵。
要想防止張良進攻,甚至滅了他們,目前來看,除了火箭筒外,就只有王賁的三千軍。
而火箭筒乃他的底牌,不到迫不得已,他不會使用,畢竟已經很少了。
那唯一隻有王賁三千軍。
雖說三千軍也有著繳獲而來的火銃,但張良的賊寇也有著火銃,如此對沖之下,反而沒有優勢,唯一能讓李肇覺得有希望的便是弩兵。
弩兵之駑也許不能制勝張良的火銃,但別忘了還有山寨版的手榴彈。
這便是他的計,效仿的是前世小時候玩過的火箭炮。秦駑的射程大概在一百多米之內,這只是射程,具有殺傷力的距離恐怕只在幾十米之內,這個程度根本比不上火銃,但如果在駑矢之上加上手榴彈,但效果就另當別說了。
但問題是,此刻遇到趙高發動沙丘之變,既要顧及這邊,又要搬兵,一身難以兩顧。
而搬兵也是個問題,皇雖說有旨意,但皇已去,趙高正在發動政變,王賁明顯和趙高有過接觸,他會輕易給兵嗎?很難說。
就算給,也必是耗費一番心思和時間,恐怕這個時間一過,張良早已打了過來。
這是劣局。
“算了,豁出去了,先攪亂趙高的政變,如無法成功,只能溜人了。”是的,有著火箭筒在,他不懼任何武力,至多就狼狽一些,失去所擁有的一切罷了。
場面回到現場。
趙高臉色陰晴不定,眸子冒著寒光,可怕極了。
這是他從未有過的表情,連李斯看了都驚了驚。
下一刻,他大笑了起來,變得無所畏懼,完全不是一位中車府令所應該有的表情。
“哈哈,無知小兒信口雌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