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的時間,楚良和張虎早已經擬定好了今天再植手術的方案,所以當兩人上臺之後根本無需語言溝通,各自都默默開始了自己的任務。
張虎負責處理斷面。
楚良則需要取下寄養在健康肢體上的斷肢。
寄養再植確實是一臺神奇而複雜的手術。
一週前,楚良親手將斷肢吻合在健康肢體上,而現在一週過去了,殘破的斷肢已經汲取了足夠多的營養,楚良現在又要親手將它剝離下來。
而且這還不是原封不動的剝離,楚良需要將健康肢體上的一部分面板、血管也取下來,形成皮瓣,以便於接下來更好的再植成活。
對於接下來的操作,楚良成竹於胸,這份底氣來自於虛擬手術室內無數次的模擬練習,也來自於腦海中領先這個時代十多年的經驗理論。
鋒利的手術刀切割面板,殷紅的鮮血瞬間染紅術野,楚良拿起白色的紗布輕輕按壓,雙手配合的無比嫻熟,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美感,讓人賞心悅目。
切割。
分離。
結紮。
很快,帶有皮瓣的斷肢就被楚良完美的取了下來。
和一週前的殘缺破碎相比,此時的斷肢顯得更加完整,尤其是楚良利用脛後動脈和大隱靜脈設計出的交腿皮瓣,更是讓再植看起來十分合理簡單,完全沒有當初型號不匹配的參差觀感。
觀摩室內,孫偉看到楚良將帶有皮瓣的斷肢取下,眼角微微抽搐,瞬間就明白了一週前楚良為什麼不選擇主流的胸背動脈了。
“這麼看來,選擇對側動脈寄養的優勢,就是可以在取下斷肢時,塑造一個皮瓣嘛,這能為接下來的再植提供一套新的血供,類似於粘合劑的效果,能讓再植更加簡單,術後斷肢成活率更高!”
孫偉可以算是觀摩室內對於寄養再植瞭解最多的醫生了。
但身處在2009年的時代迷霧中,他能夠了解到的資訊,永遠也無法和楚良相提並論。
因此直到親眼看到楚良取下斷肢的操作,他才猛然驚醒,原來早在一週之前,楚良就已經在為今天的再植鋪墊,選擇對側動脈寄養並不是隨意之舉,更不是對於當下主流寄養部位不瞭解……
恰恰相反,楚良對於寄養再植的理解超越了在場所有人,包括自己。
孫偉這一刻有些失神,看著站在手術檯上的楚良,他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位在急診科默默無聞這麼多年的鹹魚老主治,為什麼在進入急診病房後,突然就像換了個人一樣,屢次創造了奇蹟,展現出異於常人的天賦和創造力。
但轉念一想,孫偉又覺得這一切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合理。
楚良在八十年代能考上專科,天賦肯定不會差,要知道很多和楚良同一批的專科生,現在都已經成為了專家學者,未來更是前途不可限量,是醫療領域當之無愧的先鋒開拓者。
只能說省二院沒有給楚良一個好的平臺,讓金玉蒙塵,直到王勉空降設立了急診病房,楚良才終於厚積薄發,開始閃耀光芒。
此時再回想起之前自己擔憂的手術風險問題,孫偉忍不住微微嘆息,露出一絲苦笑。
楚良根本沒有畏懼風險,他完全是將風險玩弄於股掌之間,孫偉感覺自己的三觀正在被顛覆……
楚良將帶有皮瓣的斷肢被取下,張虎那邊也剛好完成斷面的處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要到了,眾人等待了一週的畫面,即將就要上演了!
只見楚良端著斷肢,小心翼翼的貼合到斷面上,開始回植原位。
踝關節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