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良醫:從鹹魚老主治開始> 5、急診病房和MDT模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5、急診病房和MDT模式 (1 / 2)

“急診病房?”楚良有些疑惑,原主的記憶裡似乎沒有這茬啊。

“你整天在科裡渾渾噩噩,這也不關心,那也不在意,急診病房開科的事情你不知道也正常。”

張虎卻不奇怪,從頭解釋道:“咱們醫院這幾年不是要升三甲嗎,急診科也想表現,所以就學著上級醫院,準備開一個急診病房。”

“說是要學習國際先進的MDT模式,直接在急診科設定病房,以後如果有疑難雜症,危重病人,就直接由急診病房負責,其他專科輔助,減少中間轉科、交接以及會診的環節,高效率處理疑難病人。”

2009年就有MDT模式?

楚良忍不住有些吃驚,同時也有些懷疑。

MDT全稱多學科診療模式,簡單來說,就是集中一個醫院所有科室的力量,對於疑難雜症病人,制定出一套完整統一的治療方案。

國際上之所以開始提倡這種模式,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那些頂尖的醫生們,越來越意識到一個問題:

疾病實在太複雜了,單純靠一個科室,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打個比方,一個惡性腫瘤的病人來看病。

需要疼痛科為他解決疼痛的問題,需要放化療科為他解決術前放化療準備,需要內科為他解決內環境紊亂,需要外科為他解決手術切除,後續可能還需要康復科、影像科……

術業有專攻,每個科室的醫生往往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為病人提供幫助。

但是越複雜的病人,專科醫生能夠給予的幫助越侷限。

如果讓病人不斷地轉診,更換科室,割裂的接受不同專科的治療,且不說最後的治療效果如何,是否會出現南轅北轍自相矛盾的治療方案,僅僅是中間的過程就夠折騰病人的了。

所以國際上才會漸漸興起這樣一種聯合診療的方式。

想法很美好,直接建立一個科室,以它為核心,統籌全院資源,針對性的服務疑難雜症病人。

但事實上,直到十多年後,國內的MDT模式也沒有真正發展起來,只是在惡性腫瘤病人的治療上有所建樹。

而此時還只是2009年,省二院這麼一個二甲醫院就要弄MDT模式,開辦急診病房?

玩兒呢?

楚良忍不住懷疑道:“醫院領導同意了?這步子跨的是不是有點大,也不怕扯著蛋?”

張虎訕笑道:“那我就不知道了,我要是知道了,我就是醫院領導了。”

楚良想了想,說道:“不過要是真的開科了,應該也挺不錯的吧,急診病房有獨立的急診手術室,我們這種主治醫師過去有機會帶組,到時候待遇不會比急診科差。”

張虎卻搖搖頭道:“話雖如此,但新科室以後到底啥情況,誰能知道,急診科再不好,待遇在全院也能排進前五,何況被自家主任踢出科室,這也太沒面子了吧,以後在醫院還怎麼混?”

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狗窩,只要我墨守成規,情況就不會變得更糟糕……楚良心裡默默吐槽道。

不過話說回來,張虎說的也確實有道理。

急診病房這種跨大步子的產物,十有八九最後要黃,未來二十多年都沒有發展起來的MDT模式,省二院哪有本事做起來。

急診科再不好,也總比這種沒有希望和未來的科室穩妥。

“開局鹹魚老主治,然後被主任一腳踹到邊緣科室,好傢伙這開局難度直天花板了……”

楚良臉色有些難看,心想自己為什麼這麼命苦……

不過只是片刻,楚良就想開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