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軍將士朝著城牆衝過去。
。。。
在城牆上面親自指揮戰鬥的李過,萬萬想不到會出現這樣的局面,鄭家軍手中的火繩槍,是他從來都沒有見過的,這種火繩槍的殺傷力太大了,連續不斷的發射,而且根本就不需要點火,被射中的軍士,幾乎沒有什麼掙扎就倒下了。
城牆上面倒下太多的軍士,讓其他的軍士根本就不敢伸出頭去,這樣如何抵禦鄭家軍的進攻,更加讓李過崩潰的是,城牆上面的局勢已經無法維持,一大批的黑衣人不知道怎麼衝上了城牆,這些黑衣人儘管人數不多,可悍不畏死,讓城牆上面駐守的軍士根本無法抵禦。
城牆上面駐守的軍士也有四千人,剩下的一千人駐守紫禁城,在李過看來,這樣的安排部署,完全能夠護衛內城,等候李自成率領大軍前來馳援。
可惜李過太自信了,他不僅沒有聽從顧君恩的勸阻,甚至連自身的退路也徹底斷掉了。
失去了外城,內城怎麼可能守住,況且對手是強悍的鄭家軍。
崇文門被開啟、鄭家軍將士衝入內城的剎那,李過嘴裡沁出了鮮血,他舉起了手中的鋼刀,伸向了頸部。。。
內城被鄭家軍攻破,顧君恩此刻已經非常的冷靜,他知道李過一定會失敗。
李過從未單獨指揮過一次的戰鬥,根本不知道戰鬥廝殺的殘酷,而且以前也從未獨擔一面,本來性格方面還比較低調的,但去了南京交易糧食之後,回來性格方面就出現明顯的變化,此次得到李自成的信任,在大軍前往山海關征伐的時候,掌控京城的大局,表現有些忘乎所以了。
顧君恩將這一切,都歸結到義軍進入京城惹出來的禍端,否則他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鄭勳睿進入內城的時候,時間接近子時。
子時是一天的開始,這個時候進入京城,有著特殊的意義。
鄭勳睿記住了這一天的時間,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子時,他進入了京城的內城,鄭家軍佔領了整個的京城。
崇禎元年十一月穿越,歷經十七年的時間,他終於就要登上巔峰了。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馬背上的鄭勳睿,情不自禁的吟誦出來這首詩詞,這個時候,他是真切的感受到詩詞之中的含義了,記得某個偉人進入京城的時候說過,不要學習李自成,李自成進入京城沒有多少天的時間就被迫撤離了。
正在經歷這個歷史時刻的鄭勳睿,感受特別多,進入京城體會到的不是勝利的喜悅,也不是即將踏上巔峰的自豪,而是沉重的責任。
滿目瘡痍的北直隸,留給鄭勳睿的是心寒,他肩上的責任非同一般,想要振興這個王朝,前面還有太多的路需要走,或許他登上巔峰之後,沒有享受的時間,沒有自滿的機會,擺在他面前的有李自成和皇太極這樣的對手,還有貧窮的北方,還有他需要徹底征服的草原。
關寧錦防線在他的內心不會繼續存在,北方必須要統一,任何的威脅都要消除,致力於國富民強,致力於民族的振興,這是他鄭勳睿義不容辭的責任。(未完待續。